第十四卷 八葉使者 (3)(1 / 12)
千万年的深水动荡也磨之不平。
然而佛却辜负了龙皇的期待。
凌云顶一别,玄麟再也不闻天佛之语,直至灭度,佛将教团传给了弟子,对心法却只字未提。玄麟并不死心,他坚信佛已经完成心法,只是不肯拿将出来,他一代一代的占据子孙的躯体,与天佛教团的领袖们勾心斗角,探查结成龙血之法,始终无法如愿,倏忽而又三百年。
期待落空的玄麟终于发怒,倾王朝之力对天佛僧团展开了毁灭性的报复——当然是假他的五十六世孙滂坠之名。玉螭王朝的武装军队冲入寺院,抓走教团的首脑们,疯狂屠杀僧侣信众,再将实体残垣付之一炬。被捕下狱的高僧遭到恐怖的严刑拷打,却拷掠不出任何有关于心法的事来。
僧团残众纷纷向西、向南逃出,只有极少数不肯离开,躲了起来,静静等候黑夜退去、黎明到来的时刻。但黎明将至之前总是特别黑暗,北方的异族亶父消灭衰颓的玉螭王朝,肆虐东海,而后央土人族与南方的神鸟族又驱逐了亶父人,成为东海的新主……纷乱的时代持续了整整一百年。
百年之后曙光终现,暗地里养精蓄锐的教团,带领徒众占据东海一隅,简历起以僧团为中心的佛国净土,主其事者自称「大日莲宗」,由此揭开了东海三宗共治的序幕。
按萧谏纸的考据,玉螭朝的信史最多三百年,龙皇应灼是麟族部落的共主,在位短暂,其子玄麟放逐父亲取而代之,但篡夺者的王位注定难以长久,不久便被另一支部族推翻,该部族酋成为新的共主,接受了各族献上的「少腾」帝号,意即「飞上青天的年少英主」。首开灭佛先例的滂坠则是暴虐的王朝末帝,其号寓有「久候大雨不至的天上坠龙」之意……
「东海太平记」记载的历史写实而血腥,漱玉节的故事却是神话传说,荒谬得令人战悚不止;虽是难以置信,复觉兴奋刺激。
「宗主的意思是……」
耿照心中充满疑惑,但又非毫无道理:「由少腾至滂坠的三百年间,玉螭王朝的皇帝通通都是玄麟?」
漱玉节一双妙目凝着他,淡淡一笑。
「我初听之时,也觉得不可思议。」
但比之漱玉节,耿照不应如此惊讶。在她的世界里,甚至没有「夺舍大法」的存在,耿照亲身经历过琴魔之夺舍,玄麟用这种方法在世上多活了六百年,似也不是难以想象之事。
「就算化骊珠能是真龙复生,「耿照蹙眉:「像这种毫不犹豫夺取自己骨肉之躯的人,活转过来又如何?更遑论屠杀僧众、压迫人民等恶行。宗主举族数百年间所期盼的,便是这般的「真龙」?」
漱玉节一点也不生气,平静垂眸,面露微笑。
「善恶诸行,因时、因地而异。大日莲宗既是理想佛国,如今何以不存?麟族压迫人民,为何我族之天元道宗与其他二宗并立?央土王权压服东海,抑道宗为「蔽源魔宗」魔宗余脉相互结合,共抗外敌……世事流转,岂能一概而论?」
耿照仍是摇头。
「诚如宗主所说,既然世事流转、不可一概而论,又何比苦苦等待真龙回归,平白做出偌大牺牲?倘若世上无有真龙,五帝窟这些年所受的牺牲荼毒,岂非枉然?」
「正所谓:「吉凶未来先有兆。」
「美妇人理了理云鬓,淡然道:「典卫大人平日烧不烧香、拜不拜佛?信不信图识,讲不讲运合命数?三十年之间,前后两度妖刀乱世,异族入侵、天下大乱,央土皇权几易……这些,算不算是兆头?若还是不信,那么琉璃佛子将履东海,欲带回出走多时的大乘佛法,促使三乘归一,重现大日莲宗之盛;这会儿连能化纳化骊珠而不灭的人都出现了,你还说这不是征兆?」
耿照哑口无言,忽然省起:「说不定她礼佛虔诚、遍履寺院,也是为了寻找那部传说中的化龙心法。」
想了一想才道:「我非指宗主之言为虚,但宗主的故事却有个极大的漏洞。连玄麟子孙的肉身,都被佛世尊说「血脉稀薄」,受不得化骊珠的威力,但我祖上来自央土坎州阁莱郡,没有一丁半点儿的东海血脉,显然帝门古老遗说之中有说疏漏,与实际发生不尽然相符。」
「请恕妾身无礼。」
她微微一笑,水汪汪的杏眸中掠过一抹狡黠,微勾的眼角,当真有股说不出的妩媚。耿照突然发觉:她只有在人后才会显露出这一面,在众人面前端庄高贵的「宗主「,其实有着少女般淘气的眼勾,只是青色尽去,酿以岁月风霜、江湖历练,淬成了甜熟馥郁的醉人韵致。
「典卫大人的身世,尚有许多不明处,要说「没有一丁半点的东海血脉」,稍显武断。大人知晓自己的母亲是谁么?尊君耿翁可是你的亲身父亲?」
耿照面露难色,随机明白过来:「她派人调查过我的来历。「欲言又止,摇头低道:「总之我出身平凡,总是不会错的。我不是什么麟族之后。」
漱玉节淡淡一笑,目光转锐。
「既然如此,或与大人打开「亿劫冥表」的法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