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莫家小七 (1)(7 / 11)
道:“娘,今日已经认了路了,要不就先回镇上吧,我改日再来也是一样的。”
孙大娘哪能看不出莫相思的想法,只想着来回跑也麻烦,道:“没关系的,从前总是往这些跑,熟悉得很,娘往村子里串串门,你早些下山,我们一起回镇上去就好。”
莫相思这才算放心,道:“那,也好,我这就去了,娘记着不可贪凉喝凉水。”看着孙大娘点头,莫相思才提着篮子和在叶家找到的小锄,往山上走去。
莫相思上山十分顺利,没有花多少工夫,就采够了需要的草药,意外的还寻到了几样少见的药材,看着时候不早了,才提着篮子下山。孙家的荒山上除了种植的果树,还有不少野生的果树,大约味道比不上人工种植的果树,并没有人采摘。莫相思见着了,便也顺手摘了一些,打算拿回去做些果脯。
莫相思提着篮子下山,孙大娘已经等在不远的村口,见莫相思走来,跟送她到村口的妇人道了别,与莫相思一同回镇上。看到莫相思篮子里的一些野果,孙大娘虽然有些疑惑,却也只是简单的问了两句。
两人回到镇上,太阳已经开始西斜,莫相思帮着孙大娘做了晚饭,两人吃了晚饭,莫相思便开始捣鼓带回来的东西。
因为以前做过,莫相思如今再做也并不麻烦,很快就熬出了需要的糖浆。因为不能长时间保存,莫相思做得也不多,晾凉了就盛在准备好的小竹筒里面。孙大娘正好奇要问,正巧夏姨带着小琪来了。
☆、6、捡个娃娃
夏姨跟孙大娘是多年的姐妹了,两人之间没什么客套,今天带着小孙子过来串门,也没有特意准备礼物。夏姨一见到莫相思,便拉着莫相思的手,道:“多亏了相思,昨日我试着给小琪烧了一个梨子吃,果真到今天早晨,小琪就松快多了。”
莫相思闻言笑笑,道:“夏姨何必跟相思客气,这偏方有用就好。”
小琪今年五岁,正是什么都好奇的时候,看着莫相思整整齐齐摆放的小竹筒,便眨着一双大眼睛,问道:“相思婶婶,这是什么呀?”
莫相思听着这一声婶婶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小孩子问起,便笑着拿起一个竹筒,递给小琪,道:“是糖浆呢,小琪尝尝!”
小琪好奇的接过竹筒,打开,凑到鼻尖嗅了嗅,道:“是有甜甜的味道。”说着,按着莫相思说的,将糖浆缓缓地咽下,似乎还回味了一番,道:“咦,好奇怪,甜甜的、凉凉的感觉,而且,喉咙都不痒了。”
莫相思满意的一笑,道:“是吗?小琪喜欢吗?”
“喜欢!”小琪毫不犹豫地说道。
莫相思便笑了,道:“喜欢就送给小琪了,不过,每日喝两次就够了,一次一口,不许多喝。”
“好!”小琪乖巧的应道,而孙大娘也算明白莫相思想做什么了。
过了三日,叶家从前的铺面重新打开了,不过没有继续卖杂货,而只卖一种止咳糖浆。
莫相思她们回云塘之前,下了一场大雨,虽然是夏天,还是有不少人着凉生病,留下个咳嗽的后遗症。云塘地方不大,镇上的许多人都是熟识的,小琪喝了莫相思给的糖浆之后,连喝几个月的药都没有起色的咳嗽慢慢好了这件事很快传开,是以莫相思都没有做什么宣传,就有人找上门来买药。
莫相思没有赚大钱的想法,也不想开医馆,更不想打破现在闲适的生活,因此,小店就只卖一种止咳糖浆,每天只有十份,卖完了就没了,谁来都不会多给。不过这止咳糖浆并不是什么救命的药,价格也定的贵,每天也就是能买个十瓶左右。平日里孙大娘看着铺子,做些针线活,莫相思时常在周边的山上采些药材,日子平淡,却是莫相思喜欢的安宁。
转眼间莫相思来到云塘已经快半年了,天气也从盛夏转入了冬天。云塘地处江南,每年冬天多少要下上那么一两场小雪,不似北方白茫茫的冰天雪地,江南的雪也带着一丝温柔,只薄薄的一层,铺在地上,晶莹剔透的,惹人喜欢。
入了冬天,咳嗽的人越发多了,然莫相思仍然坚持从前的规矩,每日只有十份,时常有人买不到,失望而归。然而大概因为自一开始就定死了规矩的缘故,虽说失望而归的人不少,却也没有人有些不满的情绪。
这一日,莫相思采了药从山间回来,正是集日,虽说时候已经晚了,镇上人还不少。莫相思虽说早年跟了莫小雨这么个清清冷冷的神医,却是活泼爱说话的性格,半年时间,镇上的人基本上混熟了,一路走来都有人打招呼。
莫相思今日采到了一株少见的灵芝,心情很好,一面与人打招呼,还四下打量着,打算买些东西回家。然而,走着走着,却觉得脚下越来越重,疑惑的低头看去,却是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抱着她的腿。
似乎察觉到莫相思的目光,小孩子抬起头,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莫相思,软软的换了一声“娘——”
莫相思被小孩子的一句话震得小心肝一颤,差点脚下一抖,将抱着她的奶娃娃甩飞出去。然而,小孩没有察觉到莫相思的震惊,见莫相思不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