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分治亡楚 (4)(2 / 11)
期是吕不韦的精细化。大商出身的吕不韦通晓作坊制造之经营运筹,且极富战略眼光。其对秦军的最大业绩,是对所有的兵器制造作坊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了各式兵器的制作标准。以后世语言说,此即中国兵器标准化生产之鼻祖也。两千余年后,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上刻着三级姓名:一是相邦吕不韦,二是作坊官吏,三是制造工匠,可见其监督之缜密。而其出土实物譬如箭镞,数万枚箭头式样、长度、用料完全一样,可见其精细。吕不韦的兵器装备标准化之后,秦军的兵器器械部件的互换率与组合率大大提高,对于远距离的征战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第四时期是秦王政与王翦。当此之时,秦军面对的战场发生了两大变化。一则是灭国大战所独有的攻克六国都城的高难攻坚战成为必然,不下都城,谈何一统天下?二则是力求一战灭敌主力且不留后患,大军必须确保摧毁敌国根基的威慑力量。对于如此两大变化,经王翦申明,秦国君臣是完全一致认同的。为此,王翦蒙恬在训练新军时制定了明确方略:全军重兵,战不求快捷速决,而务求完胜不留后患。如此方略之下,无论是骑兵步兵,各部都同时拥有重甲胄重兵器,且携带大型器械,凡万人之上皆可独当苦战。除此之外,最大的变化是王翦首创了以大型连弩为主轴的重兵器械营,集中各式大型攻防器械,可单独屯兵任何坚城之下长期对抗。唯其如此,秦军风貌与王翦战法浑然一体:不求奇战而重兵推进,无坚不摧地下敌灭国。而李信之所以失败,其重大原因之一,便是其轻兵奔袭式战法不适合秦军现状,丢弃重装使秦军优势大减,携带重装又不能快捷利落地大奔袭,遂自陷矛盾而混乱的境地。而李信面对的敌手,更不是脆弱的流窜军力,轻兵奔袭未免过于侥幸了。
李信兵败后,其随军粮草辎重与大型器械全部丢失,几乎占整个秦军装备的一半还多。若非秦国财力雄厚,断难立即发动更大规模的大军决战。目下王翦所要尽速完成者,便是补充这些大型器械并重新配备其兵力,同时还要谋划粮草辎重之输送方略。为此,王翦特意报请秦王紧急召回了坐镇新郑的姚贾,任姚贾以上卿之职总司灭楚后援。姚贾精明练达,其处置事务之才不下李斯,与王翦会商完毕立即风风火火开始实施诸般谋划。
根基疏浚完毕,已是冬去春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王翦的幕府军马要从灞上开拔了。
秦王嬴政率领王绾李斯尉缭等一班重臣,车马辚辚地赶来灞上送行。饯行军宴上,王翦举起大爵先向秦王深深一躬:“老臣村野不识风雅,君上见谅也。”嬴政恍然拍案大笑:“不纳公主,何伤风雅矣!原是我强度人心,与老将军何涉也!”旁案尉缭笑道:“若在山东,老将军拒纳公主便是大忌了。”李斯笑道:“是也!公议必说,此人无人欲而必有权欲,宁不小心哉!当年吴起拒纳魏武侯公主,便只有逃国了。”王翦认真道:“人欲者,一则色也,一则财也。老夫无女色之欲,却有财货之欲,宁无人欲乎?”说着对王案一躬身又道,“老臣敢请秦王,美原千顷不足行猎,咸阳府池不足行舟,频阳良田亦不足子孙耕耘,万望君上再多多赐臣田泽园池。”嬴政一阵大笑道:“国尉长史笑谈尔!老将军行矣,断不致当真忧贫也!”王翦认真地摇摇头:“非也。为子孙计,老臣无所可忧,常忧贫也。”君臣不禁一阵哄然大笑。
幕府人马辚辚上路。行至函谷关夜宿扎营,王翦与蒙武会商罢军务,又吩咐重任中军司马的李信为其拟一上书,向秦王再请赏赐足够五辈分耕的田产。李信皱着眉头道:“将军之请赏几同乞贷,不觉过甚么?”从南阳赶来迎接的蒙武也笑道:“也是,老将军絮叨得多了,不送这上书也罢。”王翦却摇摇手道:“不。要送。到了战场还要送。”蒙武李信同声道:“为何?将军不信秦王?”王翦摇头道:“无关信与不信也。老夫握举国之兵远征,朝野议论必有,天下议论必有,非秦王所能左右也。老夫屡屡上书,絮叨田产赏赐,是要秦王知道老夫所惧者何,万不能因些许议论而掣肘大军。另则,老夫也是要天下知道,王翦明白诛心之论,非议可以休矣!”
如是上书送达咸阳,几日后军使归来禀报说:得长史李斯转述,秦王读罢王翦上书,拍案感慨云,老将军非讨田宅也,实醒朝议也!秦王已经下令朝野:敢有擅议灭楚诸将军者,视同乱国治罪!蒙武李信大为惊讶,不禁对这位老将军敬服得五体投地了。
“诸位将军,灭楚之功,在此一役!”
旬日之后幕府人马抵达南阳大营,王翦第一次升帐聚将。各路大军已经汇聚南阳一月有余,兵将统属等诸般军务已经全部就绪,除了粮草辎重大型器械与候补兵器正在源源不断运来囤积,六十万大军已经大体整肃了。大将们禀报完各军情形,王翦从帅案前站起,第一次对大将们正面部署灭楚方略。王翦的剑鞘指点着楚国地图,中气十足的浑厚嗓音在幕府大厅嗡嗡回荡:“楚为天下大国,灭楚根本之点,在于戒绝骄躁心气,以面对赵国强敌那般冷静之心对楚决战。灭楚方略:不出轻兵,不求奇兵,全军正面推进,一城一地下之,直至完全占据楚国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