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大秦帝国 > 第五章 术治亡韩 (2)

第五章 术治亡韩 (2)(1 / 11)

时人人惊愕无言了。

“散散散!”嬴政连连拍案,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谁也没见过年青的秦王在朝会失态,几位重臣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所措了。最后还是李斯说话:“秦王看重韩非,我等亦为国谋。皆为秦也,无须上心。我意,上将军能否借探病为由,与韩非兄深彻一谈。毕竟,韩非兄融合于秦,国之大幸也!”几位重臣自然深知李斯之意:蒙恬与秦王与韩非皆有少交,两厢无碍,自然是说动韩非的最佳人选。所以,李斯话方落点,几位大臣一口声赞同。不想蒙恬却皱眉摇头道:“韩非此来,深谋之相,只怕他铁口不开,你却奈何?”尉缭笑道:“他开不开口不打紧,只要你说得进他心,其后形迹必见,何求其开口允诺?”众人连连点头,只有姚贾冷冷一笑道:“诸位大人,韩非之怪诞秉性世所罕见,上将军尽心而已,莫存奢望!”蒙恬默然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三日之后,蒙恬来见李斯,只长吁一声:“人心之变,宁如此哉!”

“他没开口?”

“何止没开口,直不认识蒙恬也!”

李斯的心,真正的不是滋味了。

一月之后,为韩非洗尘的国宴终于举行了。

嬴政历来厌恶繁文缛节,为一士而行国宴,可谓前所未有。那日,咸阳在国大臣悉数出席济济一堂,韩非座案与秦王嬴政遥遥相对,是至尊国宾位置。韩非还是那一身老式韩服,粗麻蓝布大袍,一顶白竹高冠,寒素冷峻不苟言笑。秦国官风朴实,大臣常衣原本粗简。然则今日不同,素有敬士国风的秦国大臣们都将最为郑重的功勋冠服穿戴上身,以对大贤入秦显示最高敬意,整个大殿煌煌华彩。如此比照,韩非又是鸡立鹤群,格格不入。虽则如此,嬴政还是浑然无觉,精神焕发地主持了国宴,处处对韩非显示了最大的恭敬。

诸般礼数一过,嬴政起身走到韩非座案前深深一躬道:“先生雄文烛照黑暗,必将光耀史册。今幸蒙先生入秦,尚望赐教于嬴政。”韩非目光一阵闪烁,在座中一拱手,奇特的吟诵之声便在殿中荡开:“韩非治学,二十年而成书,正本未布天下,唯赠秦王也。秦国若能依商君秦法为本,三治合一,广行法治于天下三代以上,则中国万幸,华夏万幸,我民万幸,法家万幸也!”

年青的秦王深深一躬:“先生心怀天下,嬴政谨受教。”

“韩子心怀天下!万岁!”

举殿一声欢呼,开始的些许尴尬一扫而去。长平大战之后,秦人的天下情怀日渐凝成风气,评判大才的尺度也自然而然由秦孝公时的唯才是重演变为胸襟才具并重了。胸襟者,天下之心也。战国之世名士辈出,身具大才而其心囚于本国偏见者亦大有人在。楚国屈原是也,赵国廉颇蔺相如是也,齐国鲁仲连田单是也,魏国之毛公薛公是也,王族名士如四大公子者(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是也。唯其如此,身具大才而是否同时具有天下胸襟,便在事实上成为名士是否能够真正摒弃腐朽的本土之邦而选择天下功业的精神根基。当然,依据千百年的尚忠传统,秦人也极其推崇这些忠于本土之邦的英雄名士。然则,百年强盛之后,秦国朝野已经日渐清晰坚定地以天下为己任,自然更为期盼那些具有天下胸襟的大才名士融进秦国。明乎于此,秦国大臣们不计韩非之种种寡合,而骤然为韩非感奋欢呼,便不足为奇了。

“韩子与秦王神交也!干!”尉缭兴奋地举起了大爵。

“足下差矣!韩非不识秦王,唯识秦政。”韩非冷冷一句。

“秦政秦王,原本一体,韩子谐趣也!”

素有邦交急智的姚贾一句笑语补上,大殿的倏忽惊愕冷清又倏忽在一片笑声中和谐起来,略显难堪的尉缭也连连点头。不料,韩非的冷峻吟诵又突兀而起:“韩非自有本心,无须姚贾以邦交辞令混淆也!”虽然只一句,整个大殿却骤然静了下来,大臣们的目光一齐聚向了韩非。以天下公认的礼仪,韩非此举大大失礼,不识人敬。名士大家如此计较,不惜给好心圆场者如此难堪,秦国大臣们不由不惊诧非常。

“先生有话,但说无妨。”年青秦王在对面一脸笑意遥遥拱手。

“说难。”韩非淡淡两字。

“但怀坦诚,说之何难?”秦王拍案大笑。

“秦王乏察奸之术,任姚贾为邦交重臣,韩非深以为憾也!”

“姚贾何以为奸?先生明示。”

举殿如寂然幽谷,只回响着韩非的冷峻吟诵:“姚贾挟重金出使,暗结六国大臣,名为秦国邦交,实则聚结私党。秦国一旦有变,安知其人不会外结重兵,压来咸阳?且姚贾者,大梁监门子也,屡在大梁为盗,后入赵国求官又被驱逐。卑贱者,心野。此等为山东所弃之不肖,秦王竟任为重臣,尝不计嫪毐之乱乎!”

韩非片言如秋风过林,整个大殿顿时萧瑟肃杀。且不说以山东流言公然指斥大臣,便是有违秦法,最令大臣们惊愕的是,韩非将出身卑微的布衣之士一律视做卑贱者心野。百余年来,山东入秦名士十之八九为平民布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