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吕氏新政 (1)(11 / 11)
得没了形,我已交浆洗坊了。吕不韦却依然皱着眉头,再没软旧衣裳了?莫胡便噘着小嘴嘟哝道,新官不到一年,哪里来得旧官衣?此等衣裳又不许自制,人有甚办法?要说也是,尚坊制得官衣总浆洗得硬邦邦,哪有自家丝麻衣裳随身了?
“对也!便拿一身自家常衣!”吕不韦陡然拊掌笑了。
“先生,莫胡无心之语……”
“岔了岔了。”吕不韦见莫胡委屈得泪水盈眶,便连连摇头,过来轻轻揽住她肩头凑在耳边轻声说得一阵。莫胡娇媚地一笑便一溜碎步飘了去,片刻捧来一身轻软的细麻布衣裳,利落地侍奉吕不韦换下浴房大衫,再用一支长大的玉簪穿好吕不韦梳理整齐的发髻,一个大袖无冠的布衣士子便一团春风地活现在了眼前。
“昔日先生又回来也。”莫胡不禁喃喃感慨。
“好!我去了。”吕不韦拍拍莫胡肩头匆匆便走,又蓦然回身叮嘱,“你回报夫人,说这几日不能回庄,索性她也过来算了。”说罢便大步出了庭院。
清晨的咸阳城是忙碌的,店铺开张官署启门长街大道处处都在洒扫庭除到处都是行人匆匆。谚云:农忙百业忙。目下正当夏熟大收时节,抢收抢种抢碾打抢储藏抢完粮,整个秦川都是火暴暴地忙碌着。当此之时,无论国事朝局发生了多么突兀的隐秘的值得人们关注的变化,国人都不得不在紧张繁剧的劳作中淡漠置之。毕竟,实实在在的日子是要永远地辘辘转动下去的,任何陡然泛起的波澜都无法改变这亘古生计的河道。
吕不韦的垂帘缁车避开了熙熙攘攘的长街大道,只在僻静的小街巷穿行,原本可径直到达的短短路程竟曲曲折折绕了近半个时辰。在国人匆匆的农忙时刻,吕不韦实在不堪华车招摇过市所召来的异样目光。曾经是三十余年的老商旅,吕不韦很是清楚整个五月对农人对工商对国人乃至对整个邦国意味着什么。去岁夏熟秦川遭老霖雨大灾,今岁夏熟便显得尤为不同寻常!作为顾命假相,他此时本该巡视乡野督导农忙减赋免税。可是,他却实在是须臾不能离开咸阳,只能在王城与大臣府邸间走马灯般周旋。目下要去造访的上将军蒙骜,便是急需与之周旋的一个人物。
蒙骜对吕不韦的清晨上门确实感到意外。
小孙子蒙恬说是吕不韦,蒙骜根本不信。一个五七岁的小孩童说厅堂有个他两岁时见过的客人,纵是分外认真,谁个又能放在心上?依蒙骜所想,来者必是蔡泽无疑。无论如何,这个老封君目下爵位最高又兼领相职,是动荡朝局中的强势大臣之一。若从常态权力看去,丞相与上将军从来都是最重要的两根支柱,与国君一起构成了一个支撑国家的权力框架,在邦国危难之时,这个框架的稳定更显得赫赫然无可替代。然则,此次朝局仓促生变,一相一将竟都没能临终顾命,而恰恰让一个爵位中等又无甚事权的太子傅成了顾命大臣,在秦国竟成了史无前例的“怪局”!尽管局势怪诞,然朝野瞩目者依旧是军政两大臣。蒙骜相信,只要这农忙五月一过,朝野议论必然蜂起,力促将相合力稳定朝局。在老秦人眼里,这个相不会是吕不韦这个“假相”,而是蔡泽这个老相。狡黠的蔡泽不会想不到此,能想到此便不会不与他通气。从心底说,蒙骜对蔡泽很不服膺。这个计然派名士除了农事沟洫一班经济事务,其余才能实在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