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铁腕平乱 (1)(4 / 11)
士分路急送,每个快马骑士只送一份,若万一被敌方截获,任谁也看不懂其中意思!收信人收齐竹简后,按照竹简背后的符号重新整理排列,便知原意。这叫“三发一至”或“五发一至”,若无有经验的书吏,确实容易弄错顺序,导致错解密信内容。义渠蛮戎,哪里来这种书吏?想想生气,杜通不禁高声道:“大牛首不明事理!老太师派出亲子,还不如一封阴书么?”
大牛首又是一阵嘎嘎怪笑:“你这小子,说得还算有理。好,这件事撂过,老牛也不在乎那几片竹板子。”
“大牛首明断。”甘石不失时机的逢迎了一句。
“哼哼,”大牛首却是冷了脸,拾起了方才的话题:“甘石,你也休得欺瞒老夫。商君变法,与我诸族有约:戎狄祖制,三十年不变。我义渠,有何大祸可言啊?”
“大牛首差矣!”甘石连连摆手:“纵然三十年不变,大牛首的安宁时光也只剩得五年了。五年后新法推行西陲,义渠人就得用牛耕田拉车了,族奴也得废除。大牛首也只能做寻常族长,再也不是义渠封国的大牛首了。义渠人嘛,也得编入官府户籍,男丁得从军,女子得桑麻,一人犯法,十家连坐。到得那时,义渠封国的牛神日月,就永远从泾水河谷消失了。”
一时间,屋内的义渠牛官都惊慌愤怒的望着甘石。
大牛首霍然坐直,推开身边女奴,冷冷一笑:“恢复了穆公祖制,义渠又有甚个好处?”
“祖制恢复之日,秦国世族元老将拥立新君。义渠国可得散关以西三百里地面,正式立国,大牛首可称义渠大公,与秦国并立于天下!”甘石慷慨豪爽,俨然便是一国使臣。
“只可惜呀,空口无凭,啊嘎嘎嘎嘎嘎!”大牛首又是一阵老鸹大笑。
杜通跨步上前:“大牛首,这是世族三十二元老的血契!” 双手捧上的却是一方白色羊皮。火炕上的大牛首接过,凑近吱吱冒烟的兽油灯,一片血字赫然在目!最后是大牛首耳熟能详的一片名字。大牛首端详一阵,抖抖羊皮笑道:“那我就留下这篇血契了,日后也有个了结了。”
杜通急道:“大牛首,这可不行,我等还要到其他部族……”
甘石连忙抢断话头:“大牛首,旬日间我便可从狄道归来,届时留下血契为凭,如何?”
大牛首阴沉着脸沉吟道:“也好,我不怕你等骗诈。但有血契,我便发兵。否则,甭怪我老牛说了不算!”
甘石却愣怔住了。按照他父子的谋划,血契“只做看,不做留”。如此重大的裂土分国的凭据,绝不能留在这些素无定型的蛮夷手里。然则这个老奸巨滑的大牛首,竟是没有血契便不发兵,这却如何是好?他其所以要从最近的部族开始连结,就是怕万一在他们的连结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咸阳突变,已经连结的部族就能立即发兵;如果不给他留下血契,这个万全谋划等于落空,岂不坏了大事?思忖片刻,甘石拱手道:“大牛首如此看重血契,我等就留它在义渠便了。然则,我有两个条件。”
“说吧。老牛只要不受骗,就不为难你。”
“其一,若其他部族头领派人来查,大牛首须得出示血契。”
“这血契,原本便是对西陲诸部的,自然应你。”
“其二,若我等尚未回程而咸阳有变,大牛首得立即发兵。”
“啪!”大牛首双掌一拍:“我义渠与秦人有五百年血仇,用得你说?一言为定!”
在义渠盘桓了一夜,甘石杜通又详细询问了义渠的兵力与可连结的同盟部族,为狡黠的老牛首出了许多主意,第二天早晨方才离去。
一路上,杜通对留下血契有可能引发的后患忧心忡忡,絮叨几次。甘石又气又笑道:“你是昏头了?不知第二步谋划么?”杜通怔怔道:“第二步?第二步是何谋划啊?”甘石劈手一鞭,甩断了一根粗大的拦路枯枝:“掌权之后,立即剿灭戎狄!秦国后院有这些鸟国,谈何穆公祖制?他留下血契,鸟用!”
杜通恍然大笑:“甘兄儒士,粗话却忒妙。直娘贼!走!”
二人大笑,便扬鞭催马,向西去了。
二、百骑扬威 震慑草原
西出陈仓的山道上,还有一支马队正在兼程疾驰。
从整肃奔驰的阵势看,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马队。但是,既没有旗号,又身着布衣便装,还押着几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篷车,却又分明不是军中骑队。马队中有一辆轺车,车中站着一个又矮又黑的肥子,却是那个商於郡守樗里疾!这支奇特的马队一路疾行,不在任何驿站休整,只在偏僻无人的荒凉河谷饮马打尖,然后便又是无休止的奔驰。旬日之间,马队便越过葫芦水、上游渭水、祖厉水、关川水、庄浪水,进入了戎狄部族聚居的陇西大草原。
神秘马队引起了戎狄牧人的惊奇,飞马跟踪,竟一路报到了郡守单于的大帐。
却说樗里疾料理完商君丧事后,便写好了《辞官书》呈递咸阳,将郡署的公文、印信并一应府库钱粮打点清楚,便准备回祖籍老家种田了。窝冬天本来就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