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章、来办事,不是来逗小姐(1 / 2)
“何巧,这地方开个卡拉0K好像不错哦。”
张旸开玩笑道,其实是扑街的,一块一首能赚什么钱?指望别人天天喝酒是不行的。那些小档口弄台那样的机器一个月赚一万几千不是难事,多了就不行,而且会腻人,偶尔去唱几首可以,天天唱估计倒贴钱都没人乐意。
“这肯定不行。”
何巧就是少废话,没幽默感。
“开夜宵吧,你看那些夜宵档人就很多,刚吃完晚饭都已经那么多,再晚一点估计更多。”
“更不行。”
何巧说, “一般工厂都五点左右开饭,我们刚刚吃过饭,他们已经吃过好几个小时,而且得想一个问题,上班问题,这里十点过后应该很冷清,大家都回去睡觉了,这些夜宵档也就把时间提前,其实现在八点等于是十点。”
“何巧你可以啊,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很简单,别的事情我不会想,这个我肯定知道。”
“为什么?”“因为我来过,和蒙总一起,就你去法国那几天。”
原来直接现场见过。
呆了十多分钟,他们走了,一路都在商量,但不是正经商量,都说些不切实际的提议。
回到宿舍,睡觉时张旸都还一直在想,无论如何要开始弄个方案出来,毕竟不是说搬就能搬的,就算不是孤儿院的问题,生产基地的生产线以及人力都要尽快解决,人集中到一起还比较好,各方面支取会相对减少,就是前期投入比较大,看上去才觉得亏,目光放远看,其实是赚。
第二天一早,张旸组织会议,大华领导,生产基地领导,何巧以及蒙芸,还有孟燕,都有出席。之所以让孟燕出席,当然是有目的的,张旸是想让她了解整个过程,然后做出一个正确的预算。
会议里,就大华与生产基地的问题讨论,张旸提出想法,有同意的声音,也有不同意的声音。令张旸吃惊的是,第一个不同意的声音竟然是林厂长,理由是时机不成熟,没有人力去弄,还说如果知道张旸是这个想法,昨天他就不对张旸说那些话。
张旸好无奈: “老林,这些问题你不用多想,你只要告诉我好还是不好就可以,我们现在最主要商量的是可以不可以,而不是怎么去实施,你分清楚会议主要目的。”
林厂长无语,不敢反对了!“就这么定了,何巧我给你两天时间做计划,孟燕做预算,也是两天,你和何巧配合,蒙总分担一下何巧原来的工作,林厂长以及大华副厂长……”
张旸还不知道副厂长的名字, “负责协调准备,正常生产不能乱,我建议你们成立一个负责小组,该怎么分配你们去想,就这样,散会。”
说完,张功率先离开,他觉得蒙芸以下有话说,懒得听,反正不是煽动他们反对就行。
回到办公室,张旸给曹泰打电话询问小工厂的情况,交货期越来越近了,张旸必须盯着,不能出任何问题。高科这边张旸不担心,林厂长有办法协调过来,知道什么最重要先做什么,反正期限就那么多天,做不出来就找他问责。
中午,张旸约冯律师吃饭,听冯律师汇报孤儿院的状况,总体比较乐观,不过冯律师表示压力大,因为张旸一直不出现,对方觉得没诚意。冯律师也不理解张旸为什么不出面,同时有点担心,情况虽然乐观,但这么下去容易丧失优势,他建议张旸出面请些相关领导吃饭。张旸觉得没所谓,反正不是直接送钱,就吃饭上个夜总会什么的花不了多少钱,如果那些领导能在交易里帮到一些忙,地皮卖贵那么一点点,什么钱都可以数倍的赚回来。
晚上,张旸开车到饭店与冯律师汇合,那是一家环境安静,只有包厢没有大厅的饭店,外面装饰不怎么样,里面却别有一番风情,古典的主题,朴素的气息,吸引达官贵人,当然还有他们的老婆、二奶之类,一个个穿的无比高贵。
张旸和冯律师进了包间,坐了十多分钟,两位领导才到,两个肥佬,大腹便便符合一般领导派头,冯律师给张旸做介绍,瘦那个是土地局一个科长,黄科长。肥的戴眼镜的是主任姓周,房产局,他们之间认识,所以一起来。
寒暄了几句,冯律师喊来部长写菜,点了三瓶茅台。
菜上的比较慢,酒却非常快,冯律师端起酒就说: “黄科长、周主任,张总,我敬你们一杯,这里你们都是大官、老板,就我是打工仔一个。”
“冯律师言重了,我们替政府打工,你替私人,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黄科长哈哈大笑,然后看着张旸, “真正的老板是张总,这么年轻就当老板。”
“哪里哪里。”
张旸谦虚道, “我也是给别人打工。”
冯律师敬完,到张旸敬,酒过三巡菜也上来了,边吃边谈些琐碎事情,周主任比较能和冯律师瞎扯,话也多,张旸主要和黄科长谈。其实张旸不太明白,卖地皮关他什么事,按正常手续去办就可以,后来冯律师告诉张旸,正常手续很难办下来,有的土地更不是随便说转让就转让的,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