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一向年光有限身(4 / 4)
有亲忘了。冯二给了她舅妈三千,三千大洋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这笔钱冯二不可能要回去,出了事之后,她舅妈也没脸拿,肯定是给外婆了。
4、说坐翻译的钱少的人是小虞。用苏宝瑟她妈的话说,小虞是个眼里没有值钱东西的人,所以小顾给人家干活,一千字两、三块钱, 他必然觉得很少。其实,他的妹子去打工,人家就算给二十,他也不会觉得多。他把自己的薪水给小顾,也不是觉得这个数目的钱给她合适,而是觉得这样好玩儿。
但在小顾看来,翻译的钱已经不算少了,“顶有名的才有六、七块钱”——这个标准在当时确实是名家的稿酬水准,也就鲁迅能更高一点。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时候,一个月六块钱,养活自己毫无压力。
当然,这笔钱没有拿走,但说明小顾如果只是想自己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5、小顾上大学之后的收入,除了打工、教琴之外,还有一笔奖学金——是邵三给的。小邵做事肯定是拿捏分寸,不会非常多,但是肯定足够她过得还行。但是,小顾连一件撑场面的礼服裙子都没有,因为她把钱都存了。
6、出国念书需要多少钱要看怎么念,如果是徐志摩那种家里有钱烧的,可以念的很爽;但是没钱的也能申请奖学金、辛勤工俭学、去做助教等等,到了学校之后有很多办法,主要的钱是最开始的学费和旅费;当年出去留学的并不都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子,否则我党的同志们就都出不去了。另外,很多人在国外也靠朋友接济,林语堂在国外缺钱,是胡适给他寄钱;林徽因她爸死了以后,除了她自己当助教之外,大部分费用是梁思成家给的。而小顾弟弟出去念书,也不是一个人,还有欧阳姐姐关照他。
小顾的考虑只不过是穷家富路,她多存一点钱,她弟的压力小一点。当然,如果他们家钱足够的话,两个人都走,是上策,但是这个需要的钱就更多了。
7、钱的话题讨论起来也蛮有意思。文里每个人对钱的态度和概念,都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生活经验来判断的。小郭能偷摸养个盲妹子,对盲妹子来说,小郭就是“高富帅”了;小杨的薪水不会比他少,但是就被方姐姐假装嫌弃了,而方姐姐确实比他还有钱。
不过,也不是说没钱的人一定特别在乎钱。比如小杨虽然不算有钱,但他也不在乎钱,百得菲丽说摘就摘了,小黄鱼就随便放在空房子里,这就是性格使然了。
8、最后说个跟钱有关的话题,亲们很有好感的陈gg给小顾送礼物其实也是考虑这个问题的,他得到的信息是小顾爸妈死了,家境不好,可能缺钱;而他接触小顾之后发现这个妹子以前肯定过得很不错(鱼子酱的配酒、香水、学过芭蕾),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家道中落型的,如果刚认识的时候你从经济上接济她,她出于自尊的考虑,一定不会接受,而送香水和礼服既高端大气上档次,又解决她的生活品质问题。可惜你来的晚了。[s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