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先下手好(4 / 7)
有法子。”
听她言语多有冒犯老侯爷,白鹭打断她的话,出声提醒道,“夫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最近世子爷风头势不可挡,您可别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胡氏轻哼声,手握成拳,眼神迸射出阴冷的光,嘴唇发紫道,“这点眼力我都没有的话,哪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只是可恨,同样是孙子,那老匹夫对慎平他们不待见,对他却宝贝得很,分明是打心里瞧不起我。”
白鹭拽了拽她衣袖,左右瞥了两眼,看没人后才暗暗松了口气,老侯爷活着一日,府里所有的人都越不过他去,胡氏管家又如何?照样拿老侯爷没有法子,不然谭慎衍不可能平安无事的长大。
兀自生了通闷气,有白鹭宽慰着,胡氏心情好了不少,“你去厨房叫厨子熬些参汤给侯爷送去,对了,那两人可送去世子院子里了?”谭慎衍的院子不准闲杂人等进,院子门口有人守着,谁若硬闯,会被折断手脚,早两年,她派丫鬟去伺候谭慎衍,结果被谭慎衍的人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她闹到老侯爷跟前,老侯爷不责怪谭慎衍反而训斥她包藏祸心,心思叵测,当着下人不给她面子,害她丢尽了脸面,她一直都清楚,有老侯爷撑腰,谁敢忤逆谭慎衍就是和老侯爷过不去,便是侯爷也只能背过身骂谭慎衍。
因此,平日她有事要通知谭慎衍的话,让下人们传话别往里走,站在院门口告知守门的人,请他们代为转达,这两年她都习惯了。
白鹭点了点头,凑到胡氏耳朵边,笑了起来,“成了,不过世子爷什么性子您清楚?即便碰了那两个丫鬟,他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且,世子没有说亲,不会在此之前纳妾坏自己的名声,故而那两人仍住在西侧的小院子里了,听说前晚世子去了那边,想来是上瘾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往回谭慎衍不当回事是不懂其中的妙处,如今食所知味,哪还离得开美人?尤其还是特意为他准备的美人。
闻言,胡氏脸上有了些许笑,思忖片刻,附和道,“不着急处置,依着老匹夫的性子,这会说出来,肯定会偷偷处置了,这样子的话,咱的一番功夫就白费了,等把他的亲事定下,闹出有庶子庶女的事情来,看他如何自处,老侯爷能护着他也没用,消息传开,谁家愿意将女儿嫁过来?”她嫁进侯府多年,一直不得老侯爷喜欢,偏偏,她不敢做得过,还得装作孝顺大度,吃了亏也不敢抱怨,怕惹得老侯爷不满,好在,一切很快就要过去了。
程云润的事儿不到半日就传得沸沸扬扬,清宁侯上朝着遇着很多人询问,儿子遭受毒打,他心情极为不好,尤其他母亲闹着吵着要他上门问青岩侯老侯爷要个说法,老侯爷年事已高,威望不减当年,想青岩侯府民怨沸腾满朝文武百官唾弃中都能全身而退,皇上对老侯爷的敬重可想而知,老夫人上门不过自取其辱罢了,而且,程云润在南山寺做的那等事被人挖出来不止影响程云润往后的亲事,侯府也会跟着受拖累,一边被老夫人催得厉害,一边不得不妥协,换成谁都开心不起来。而且,他细细想过,谭慎衍敢将程云润关在刑部大牢,必然是有了万全之策,不然好好的,程云润身上的配饰怎全没了?那些配饰中,有一两件能证明程云润世子的身份,刑部的人不可能这点眼力都没有,而刑部的人没发现,要么是装傻看不见要么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
谁知,他劝不住老夫人,隔天上朝就有御史弹劾刑部侍郎关押程云润,私自动刑之事,他闹得头大,不说实话便成了御史心里的小人,自己儿子都不关心,说实话,便是和谭慎衍交锋,对这个年轻人,他心里佩服,政见上不存在分歧,暂时不想和他交恶,进退维□□,“小儿顽劣,约莫是刑部错抓了人……”
不等谭慎衍站出来,刑部尚书不满了,“清宁侯此言差矣,刑部主审各类案件,这两年朝堂风气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刑部从来不冤枉好人,程世子的事情下官有所耳闻,和刑部无关,还请清宁侯说话慎重,别把脏水泼到刑部头上。”刑部尚书眼瞅着要告老了,这两年刑部在谭慎衍的管制下风气好,做事效率高,堪称六部之首,这是他功成身退的荣誉,可不容许有人诋毁。
话出口,清宁侯就知自己错了,敛下心思,态度谦卑的给刑部尚书道歉,心底琢磨番,将程云润顽劣的事儿说了,没有牵扯刑部,他宣称程云润和宁府退亲后,意志消沉,茶饭不思,和友人出京游历遇着歹人,被抢了银两,满身狼狈的回京。
这个说法虽然不太好听,却也避重就轻遮掩了许多事,而且,程云润后来遭遇的事儿的确是因着和宁府退亲闹的,他知晓是程云润自己做错了事,怨不得宁府,只是心里不太痛快,想着若宁府年后退亲,说不准程云润不会闹出这么多事儿。
朝堂上的事儿传得快,尤其还是和朝堂无关的事儿,不到一个时辰,京城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清宁侯世子对宁府五小姐念念不忘,为此茶饭不思,心思郁结难舒逃离出京遇着待人的事情,加之程老夫人让身边的人煽风点火引导舆论,说程云润身形消瘦,面色颓唐,皆乃舍不得这门亲事,此话一传开,京城更是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