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3)(7 / 12)
为它寝食难安,不择手段要将它毁之而后快。
我手捧名册,忽然觉得它格外沉重,心中更象是被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
若不是因为它,梅家不至于满门被诛,我不会辗转多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若不是因为它,希音不会与皇位失之交臂,远走蜀州,雄才大略无处施展。
然而,祖父一生为许国江山鞠躬尽瘁,劳心劳力,即便是枉死也要将它流传下来。我想,祖父一生最大的功绩,并不是土木兴、器物利、渠堰通,营缮有度,开源节流,也不是只身深入敌营,以一人之力劝退燕军,而恰恰是这本名册。它饱含祖父对吏治清廉、政治清明的希冀与追求。
我将名册放回铁盒中锁好,交由葫芦脑袋保管。眼下天色已黑,遂打算在兰陵城中暂住一宿,明日再启程回京城。
……
篦笈巷中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古运河流水潺潺,画舫三两。景色还是那般景色,可到底物是人非,一切都与从前不同了。
听说妙音戏班来了个新台柱,原先是哪家青楼的头牌小倌,之后从了良便转行唱曲。一张俏脸长得俊美娴雅,甫一登台便受到城中少女少妇的热切追捧。
我站在戏班门口远远望了他一眼,听了听他的曲调。这人显然是个花瓶,唱腔比起苏君不知差了多少,更别提清冷入骨的气质,大约也只能凭那张脸混口饭吃了。
我不由摇头叹息,举步往客栈方向走去。恰在此时,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引得路人频频回顾。葫芦脑袋警惕地将我护在身后,其余几人手扶长剑,有隐隐欲出之势。
只见几名壮汉正追赶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口中骂骂咧咧不知在说什么,女人慌张地奔逃。熟料,脚下不慎踩上了一颗石子,猝不及防地跌倒在地。壮汉将她从地上抓起来,扬手便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女人的嘴角渗出一丝鲜血,她愣愣地抬起头望了望壮汉,竟痴痴傻傻地笑了起来。围观路人议论纷纷,不少人指责壮汉倚强凌弱,欺负一个疯癫的女子。
壮汉没好气地解释道:“这个疯子竟敢来我们店里偷包子吃,一连偷了七八个,难道不该教训教训吗!”
我不顾葫芦脑袋的阻拦,上前对壮汉笑道:“这位大哥,这位姑娘是我的好友,不管她偷吃了多少包子,这些银子总该够了偿付吧?”我取出一锭银子塞到壮汉手中。见了银子,他的脸色立马改善不少,好言奉劝我好生看住她,遂带人离开了。
四周行人渐渐散开,我难以置信地端详眼前的疯女人,问道:“杜冰冰,你怎么会在兰陵?胡元生不是派人将你送回京城了吗?”
杜冰冰自顾自地笑,口中喃喃自语:“元生,我们一起去买绸缎好不好……元生,你生我的气吗?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会好好对待周绯雪的,你原谅我吧元生……”说完,她竟掩面痛哭起来。哭着哭着,却又哈哈大笑。
从前那么冷艳高贵的人,竟落得如今这般疯癫模样,关键是她疯癫之后还对胡元生念念不忘。想起她彻头彻尾的无辜,我的心里委实有些不好受。
葫芦脑袋道:“梅姑娘,您认识这个女人吗?”
我解释说:“她是先帝杜贵妃的侄女杜冰冰,原本是江南首富胡元生的妻子,后来被休妻送回京城。”
六皇子起兵失败,杜家满门被抄,杜冰冰却为何独自跑回兰陵?
这厢我正满腹疑惑,只见胡府管家急匆匆地跑过来,见杜冰冰安然无恙,长长舒了口气。视线落到我身上,微微一怔,迟疑道:“姑娘是?”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如今顶着另一张脸,便笑道:“我是杜冰冰的朋友,方才看到她被人追赶,便出手替她解了围。她不是与胡元生和离了吗?为什么还留在兰陵?”
他扶着哭哭笑笑的杜冰冰,黯然叹息一声,道:“其实那日元生少爷休妻之后,夫人根本没有离开兰陵。她平日里为人是骄傲了些,可待我们这些下人是极好的。少爷过世后,她一夜之间疯了。大夫说这是心病,治不好了。好在小少爷宅心仁厚,知道夫人的情况后,就将她接回府里居住。杜家失势后,朝廷的人曾来兰陵找过夫人,小少爷吩咐我们好生将她看紧,不要让人发现。今日轮到小人照看夫人,谁知道一个转身的功夫,她就不见了。”
杜家家破人亡,杜冰冰虽然逃过一劫,却只得疯癫度余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原来如此。”我了然点头,对管家说:“她方才被人打了耳光,你带她去医馆看看吧。”
管家连连道谢,连哄带骗将杜冰冰带走了。我望着他二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感慨良多,却又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纵使心意可以回转,时光却没有转圜的余地。
事到如今,只得悲叹一句:造化弄人啊弄人!
第五十二章
待我们回到京城时,蜀军与禁军的交战已然进入尾声,禁军死伤大半。原本五千兵力,如今只剩不到一千人仍在负隅顽抗。
原来,在我离京的当夜,希音便派出轻骑一把火烧光了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