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岁月静好(大结局) (2)(10 / 11)
有人在青石小径上边泼了菜油。顺藤摸瓜的查下去,却查到了魏淑妃的头上。魏淑妃连声叫冤可也无济于事,乔太后雷厉风行的把她关入了掖庭。
徐炆玔下朝回宫,听到内侍和他说起这事,不由得瞠目结舌:“魏淑妃怎么会做这种事儿?不可能的!”
他眼前浮现出魏淑妃的影子,一双眼睛不大不小,总是规规矩矩的望着脚尖,鼻尖上有着淡淡的斑点,笑容恬淡温柔:“不行,我得去找母后,不能因为必须要找个顶罪之人便把她推了出来。”
来到储秀宫,乔太后正在喝着茶儿,莫姑姑躬身在帮她按摩肩膀,见着徐炆玔来了,也不惊奇:“皇上可是为魏淑妃之事而来?”
徐炆玔点点头坐了下来:“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母后,为何把魏淑妃关进掖庭了?朕知道因为太皇太后逼着,母后不得不找个人出来顶罪,可也别冤枉了魏淑妃。”
乔太后听着徐炆玔说完,只是笑着,也不答话,徐炆玔看着奇怪:“母后,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以为你那魏淑妃是个贤良的?”乔太后端起茶盅,慢悠悠的抿了一口:“母后可没冤枉她。魏淑妃的后院有个盆子,里边放了石块,上头养着的就是青苔,这些日子天气晴好,如何路上会有青苔?想来就是她让人移植过去的。在路上泼菜油,那可是有人证,也有物证,当日云骁卫便查了那日清晨在映月宫附近走动的人,取了内侍摔跤地方的脚印,两相比较,发现魏淑妃身边的临安最有嫌疑,昨日传了临安来问话,他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再拷问下去,也就招了。”
“拷问?”徐炆玔摇摇头道:“难道不是屈打成招?魏淑妃既然养了青苔,出了事情以后,难道不知道将罪证消灭,还留着让母后去查到?”徐炆玔瞪着眼睛,很是不敢相信:“母后,你切忌莫要冤枉了她,她还算得上是个贤良女子。”
“你也不必再这么护着魏淑妃了,养青苔之事,是她的心腹宫女说的,并不是哀家找到了那样东西。”乔太后看着徐炆玔的眼里有一丝闪烁不明的光:“原是哀家将你保护得太好了,以致于你都有些识人不清。你可知道魏淑妃送去给柳文妃的东西里边就有一些东西涂了些麝香?那可是孕妇大忌!最妙的是,那些东西却是薛贵妃赏赐给她的,她只是在里边又偷偷抹了些麝香转送到映月宫去了而已。若是柳文妃用了这些东西,一旦小产,查来查去,那事情就会落到薛贵妃头上去了,跟她可丝毫没有关系,魏淑妃的心思缜密,远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
听了这番话,徐炆玔呆呆的望着乔太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是哀家的乖孙儿命大,那些东西柳文妃见着珍贵,舍不得用,都叫绿叶收在隔壁屋子里头,没有拿出来用,若是拿出来了,那还了得,哀家的金孙早就没有了!”
“竟有此事!”徐炆玔呆坐在椅子里,脸上尽是愤怒之色:“魏淑妃竟然如此狠毒!”
乔太后见徐炆玔那模样,也只是淡淡一笑:“皇上不必气恼,这后宫生存的法则便是要想尽办法出人头地,只是魏淑妃这法子也太阴鸷了些。虽然柳文妃和小皇孙都无事,但哀家还是要整治了她,才能杀住后宫这风气,以儆效尤。皇上觉得呢?”
徐炆玔听着乔太后的话,便想到了明媚昨晚说的那番话来,这后宫看着花团锦簇,里边却是烂污一片——就连魏淑妃这种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柔弱女子,下起狠手来也是出乎人的想象。他站起身来,疲乏的对乔太后说:“既是如此,就让她在掖庭过一辈子罢。”
乔太后叹了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魏国公府毕竟也是当朝世家,不好直接打他们的脸,把魏淑妃关进掖庭,幽禁起来,这也是给魏国公府留了几分面子。”看了看徐炆玔那失魂落魄的模样,乔太后心里不免有几分心痛:“皇上,你可还在惦记着那福瑞郡主?母后那般做,也是为你好,你不要怪母后。若是你实在是惦记着她,现在她就在宫中,母后让人给她屋子的香炉里添一种香料,她便可沉睡一日一夜不醒,你也可以遂了心愿。”
愈是得不到就愈发会觉得珍贵,不如让他尝到了其中滋味,就不会这般惦记着她了。乔太后心中叹气,徐炆玔这般喜欢那福瑞郡主,还不是因为她不让他沾身?若是与她欢好过了,便会发现她与别的女子没什么两样,那颗心,自然就会淡了。
徐炆玔的脚下一滞,转过身来道:“谢谢母后好意,儿子自有主张。”
一边走向映月宫,一边回想着乔太后的话,心中起伏不定,遂了心愿?徐炆玔摇了摇头,母后不明白他的心,这哪里是遂了心愿?这是在伤害明媚,他的心愿,这辈子也不会得到满足的时候,因为明媚的心中只有乔景铉。
昨日,她那微微蹙起的眉尖,哀婉的面容,眼角边上闪闪的泪珠都让他心痛,他不想看到她如此痛苦,他只希望见着她快乐的笑容,就像初次在云州府见到她的那样,快言快语,无忧无虑。
徐炆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暗暗道,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做让明媚伤心的事,尽管母后这个提议很诱人,可他却决不能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