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打上门去(3 / 6)
小姐的照拂,恐怕是难有好日子过的,柳小姐一定要答应我。”
明媚挣扎着点点头,想说话,可喉咙很是干涩,竟是半个字儿都说不出口,好不容易匀了匀气,挣扎着从喉咙里挤出几句话:“不消你叮嘱我也会照拂你家姑娘的,金梅你就安心的去吧,那个左家二公子,我自是不会让他如此逍遥的,我向你保证,必会让他得到报应!”
那床前的黑影听了明媚的话,方才站起身来,朝明媚行了个大礼,然后袅袅的走出了门去,再也看不到她的踪影:“金梅!金梅!”明媚一急,高声的喊了起来,歇在外面小榻上的玉箫听着里边明媚喊着“金梅”,心里一惊,知道姑娘做恶梦了,赶紧去旁边喊玉梨打了水过来,自己点亮了明当瓦灯走了进去。
轻轻挽起那二十四幅的湘妃帐,掌着灯看了下,明媚闭着眼睛躺在那里,光洁的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这时玉梨端着水进来了,凑过来一看,不由“嗳哟”了一声:“瞧这一头汗!姑娘是做恶梦了?”
玉箫低声说:“听着姑娘在里边喊金梅,那声音可大呢!”
听着这话,玉梨默默的低头,把盆儿放在一侧,拿起手帕子,细心的揩去明媚额头的汗珠,擦完直起身,幽幽的叹了一口气:“金梅……死得可真冤。”
“谁说不是呢。”玉梨也无精打采的应了一声,和玉箫坐在床边的小杌子上,看着明当瓦灯里摇曳的烛火,默默无言,一直坐到天明。
第二日清晨,流霜未去,薄雾如烟,屋檐下面的铃铛被风吹得团团乱转,发出悦耳的叮咚之声。沉香阁院门大开,明媚带着丫鬟们急急忙忙走了出来。
先去了香兰院那边给杜若兰请安,这时候柳元久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出去,见到明媚分花拂柳的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不由一笑:“明媚,春日正是好睡的时候,也不多睡一会?”
明媚见柳元久穿着一身绯色的公服,胸前的补子是两寸直径的孔雀补子,金银花束带,知道他要上朝,走过去福身了下:“父亲自去上朝罢,今日女儿被园子里的鸟雀惊起,再也无法入眠,故来陪母亲说说话。”
柳元久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会心的点点头:“你母亲刚刚起身,你陪着她去说会子话就去玉瑞堂给祖母请安罢。”
明媚一边笑着说:“知道呢,父亲。”一边走进了内室。
崔西正在帮杜若兰梳头发,那一把黑油油的发丝握在手中竟如丝绸般光滑,在明当瓦灯的映衬下,闪闪发光。杜若兰已经听到外边父女俩的说话声,见着明媚进来,笑着朝她招手道:“明媚,过来娘这边。”
自从生了儿子以后,保养得宜,心情又舒畅,杜若兰比在云州时圆润了不少,但是肤色也好了不少,白里透红,肌肤似乎有着莹莹光泽,就如白玉一般。明媚瞧着杜若兰那幸福的眉眼,心中暗自喟叹,这也真真是苦尽甘来了。
明媚轻轻走了过去,抱住杜若兰的胳膊,把脸贴在她的臂膀上,眼睛望着她,看着她和善的脸孔,依恋的嗅着她发间的香味,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依偎在她身边,明媚不由得想到了刘玉芝,孤苦伶仃,如浮萍一般飘摇在这人世间,泪珠子顷刻间就从眼里滚了出来。
杜若兰见到明媚的眼泪珠子,立时慌了神,赶紧拿出手帕子给她拭泪:“明媚,你这是怎么了?”她从来没有见到过明媚有这般无助彷徨的时候,心中很是吃惊,印象里头,明媚是个坚强的孩子,出了什么事情她总是沉着冷静的站在自己前边,不让自己受到半点伤害,可现在这模样,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一般。
“母亲,我要去救玉芝!”明媚把脸搁在杜若兰的臂弯里,泪流如河。
“玉芝?”柳三夫人疑惑的问:“刘同知家的小姐?她怎么了?”
“是,玉芝现在情况很不好。”明媚哽咽着把昨日晚上的事情说了一遍,抱住杜若兰的臂膀摇晃着:“母亲,你难道不怜惜玉芝?接她来我们柳府住到回云州罢!”
杜若兰听了也是长吁短叹,皱起了眉头,想了一会,这才像下定决心般说:“玉芝倒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我就去试试罢,就说你一个人在沉香阁里住着孤单,想接玉芝过府来陪你住一段时间。”
“母亲,我知道你是世上最好的母亲。”明媚止住了眼泪,笑着站了起来:“我先去玉瑞堂侍奉祖母起床,顺便帮母亲和我报备下——母亲,这事情要不要告诉祖母?”
杜若兰想了下,点点头道:“玉芝过我们这边来,老夫人定然知道,当然得告诉她。依着老夫人那性子,听了这事儿,绝不会反对的,你只管放心的去回过老夫人便是了。”
崔西开始在旁边一声不吭,现在听着杜若兰说要去玉瑞堂,赶紧上来阻止了她:“夫人,你现儿还是在坐月子呢,还有四日才能出门。”
明媚一怔,掐指头算了算,果然是这样,古人比现代人更讲究坐月子,没熬满一个月根本不能跨出屋子门。她望了望杜若兰,有几分无奈:“母亲,你还是别出去了,我自去与祖母说说便是,依着祖母那性子,也不会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