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武安天下 > 第208章 忠良之臣

第208章 忠良之臣(3 / 4)

让商容有地方带徒弟。

只是回去之后苏云卿却对申公豹问道:“商容也就算了,你说点为人民服务什么的也能让他愿意来,但陛下那里你怎么说的?”

纣王居然就这么任由申公豹把商容带来太原了?

“不过是说主公辛苦且治理太原艰难,需要有人可以请教罢了。”

申公豹面带微笑,看起来不过是说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理由。

然而苏云卿看看他又撇开眼。

信他这话才有鬼!

但不管怎么说,商容是留在太原了,这好处不是一点半点,先不说商容是真真正正做过首相的,做了一辈子的官,历经风雨有的是才学和经验,他说话绝不是纸上谈兵来虚的,人家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金玉良缘,这样的人带出来的弟子自然比死读书的更好。

另一方面,商容的名头可比苏云卿要大多了,苏云卿虽然顶着个女娲弟子加国师再加太原侯的头衔,但说实话寻常人并没有多少认可她的,毕竟苏云卿可不像姬昌那样做出过什么大事业来,也没有多年的信誉保障,总体来说大家都对她持怀疑态度。

因此苏云卿虽然一直努力的招贤,但真正有本事的人其实轻易不会下决定的。

这其实很正常,越是有本事的人对自己的要求越高,但他们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对未来所侍奉的主公也是要精挑细选的,而一旦选定了,轻易便不会更改。

如果要举例子的话,诸葛亮就是个典型嘛,若是没有苏云卿,那么他该是跟着刘备的,关于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那些事情,历史不是特别差的基本都知道,比如三顾茅庐之类的。

刘备可以说是诸葛亮为自己精挑细选的明主,而一旦选定他便绝不更改,虽然刘备对他其实是个渣。

……刘备是真的渣呀!刚把诸葛亮追到手的时候对人家小青年可好了,甚至直到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与诸葛亮都处在蜜月期,但之后呢?有眼睛的都能看见,刘备刚开始捧着诸葛亮,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的大事小事,诸葛亮的影子顿时就淡化了。

尤其是刘备入蜀之后,比起小透明诸葛亮,其实刘备与法正的关系更加亲密,完全是有了新欢忘了旧爱,转脸就把亮亮小青年丢一边了,即便后来诸葛亮给他做了丞相,但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却一直没能单独开府。

作为一个丞相却不能开府,这不是扯淡么!

但诸葛亮依旧没什么特别的表示,一不哭二不闹,老老实实的办事。

直到刘备快死了,他把诸葛亮叫过来,然后啪叽一下把自己的坑货儿子丢给诸葛亮了。

于是诸葛亮就为了蜀汉的事业殚精竭虑奉献了全部的人生。

从他二十多岁出山直到他死,这一路与刘备风风雨雨的,甭管刘备怎么着,诸葛亮从未改投他人。

不就为了四个字嘛,从一而终。

苏云卿自己浮云了一下把诸葛亮弄到自己手底下了,真正接触过之后才能明白诸葛亮这种人对自己的要求到底有多高,不仅才学高能力好,甚至在道德上他也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

不仅仅是诸葛亮,其实很多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如此,也就是这样的人才能让人用的放心。

苏云卿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年她才不愿在张松刚到并州的时候劝说他为自己做事,她成全这些人在道德上的要求。

而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不变的,苏云卿理解这一点,所以她也知道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是怎样的心思,他们不会轻易决定自己的归属,但一旦决定了,便不会再改。

苏云卿喜欢这样的人,这种人比起纣王那群一言不合就大声嚷嚷着‘良禽择木而栖’又或者‘君不正,则臣投外国’的下属要好多了。

大家都是要多年相处的,哪儿能事事顺心没点摩擦呢?有点不满就嚷嚷,而不是寻求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也太坑了一点。

苏云卿相信自己能做个好主公,但这话放三国世界她说出来众人信服,天下之人也愿意投奔她,放在战国也十分有分量,但在这个年代,苏云卿根本不必说,说了也没用。

但如今商容来了就不一样了呀!

苏云卿为啥心心念念着挖比干挖商容?不仅仅是为这两人的本事,更为他们的名头。

商容对于苏云卿来说就是个招牌,她得到了商容的认同,就像是盖上了一个检验合格的戳儿,以后就有资格说话了。

果然,大家听说商容去了太原,便开始关注起太原来。

而对于苏云卿来说,她作为主公的攻略技能向来都是满级的,商容说是在太原带弟子教学生,但没两年就让苏云卿给掰过去了,他的书院也从私人性质变成了官办性质,并且名字也改成了太原书院,甚至就连商容本人也忘了当年自个儿说的不当官的话,他虽然没真的去当官,但却在苏云卿手下挂了个名字,算是拿了个荣誉职位。

至于说对苏云卿的态度?商容已经从一开始的不咸不淡变成了推崇备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