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部分(3 / 4)
有了这个,上元节必能出宫!
“上元节当日,朕要出宫。”将张永和谷大用唤到近前,朱厚照低声道,“张伴伴从显武营调护卫,谷伴伴随驾。”
出宫?
张永和谷大用惊吓不小,差点坐到地上。
陛下让他们寻来儒生衣袍,不为好玩,是为出宫?
“朕要去灯市。早听说灯市热闹,朕与万民同乐,自不能错过!”
听闻此言,张永和谷大用如五雷轰顶,登时泪流满面。
杨侍读的金尺,不远矣。
第八十章 上元节二
朱厚照下定决心,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谷大用和张永只能眼睁睁看着,急得嘴上起泡,全无办法。
想请杨瓒救急,却遇上元节休沐,天子不上朝,连弘文馆都停了,压根见不到人。
出宫?
没有天子口谕,哪个中官宫人敢随便走出奉天门,绝对是嫌命太长。
“多调些营兵,再和司礼监透个信。”
搬不来救兵,只能从他处想办法。
“近些时候,王提督受了寒气,起不得榻,正用汤药。遣人告知戴掌印,调来东厂的番子,好歹多一重保障。”
“只能这么办。”
两人商量时,没有避开丘聚高凤翔等人,只将韦敏排斥在外。
十二监中官,安排到各殿侍奉,各有各的圈子。
张永等都是文华殿老人,几乎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战战兢兢,熬过上千个日夜,才有今天。
韦敏算哪颗葱?
实打实的半路出家,刚调入乾清宫,就在天子跟前伺候,自然让张永等人看不顺眼。
如此一来,双方自难亲近。
加上韦公公胸怀抱负,力争上游,前几日还抢了丘聚的差事,和杨侍读搭上话,理所当然,引来更大不满。
“先来后到,总要有个章程。咱们这样的,才在天子跟前露几回脸?一个内官监来的,敢抢在前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外廷同内廷不睦,互相看不顺眼。各自内部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面对外力,尚能团结,一旦外力消失,顷刻土崩瓦解。
天子身边的位置有限,有人占住,必有人要期望落空。
张永和谷大用先后被调入司礼监,任显武营和神机营监枪官。现下只是少监,日后必能再升。
只要占住天子身边的位置,不被他人取代,等到王岳戴义出宫荣养,坐上提督掌印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先时有刘瑾,两人总有几分提心。
现下,刘公公接连敲打收拾,形不成多大威胁。两人得天子宠幸,又同杨侍读交好,脚下的路必定越走越宽。
丘聚高凤翔等人则不然。
不比刘瑾舌灿莲花,也不如张永善察言观色,更不及谷大用一身力气,除了不长胡子,和军汉没多少区别。
想得天子看重,实在有些困难。
想另辟蹊径,寻些机巧的物件给天子解闷,或想些新奇的玩法引天子开心,都要再三思量。
事成便罢,事情不成,又引得天子荒废朝政,刘公公就是他们的下场。
日思夜想,想破脑袋,始终无法开窍。
百般无奈,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对天子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打个饱嗝都要问上五六遍,以示忠心。
问得多了,还被天子嫌弃。
“啰嗦!”
瞧瞧,想得天子一个笑脸,究竟有多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
韦敏横空出世,调入乾清宫,被天子授予武职。
丘聚高凤翔等人顿感威胁。无法赶走韦敏,唯有向谷大用张永低头。
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当前“地位”,不能被后来者挤下去!
同是出身文华殿,虽不能称兄道弟,到底有几分香火情。几人凑到一处,连番合计,不能撵走,干脆孤立!
“冷着他,少让他往陛下跟前凑。”
此计一出,韦敏彻底沦为乾清宫中的隐形人。
除小黄门和束铃,稍有地位的宦官,压根不同他说话。迎面遇上也是鼻孔朝天,连眼神都欠奉。
被人无视的滋味并不好受。
韦敏咬牙扛住,坚决不示弱。寻到机会,还同杨瓒说上了话。
自听过杨瓒讲学,他便立下宏愿,如果天子能遣船队出海,他必要随船。
在神机营中任监枪官很了不得?
只要识得火铳,谁都能做。
他的目标,是太宗和宣宗年间,先下东洋、再下西洋的三保太监!
率庞大船队远航番邦,宣扬国威。以宦官之身,名流史册,为后世称颂。
仅是想想,韦敏就很激动。
相比之下,被他人孤立又算得上什么?
天子果决刚毅,有太宗皇帝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