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2 / 2)
而是自己在《兰贵人》中的戏份全部被导演保留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秒,但温宁依旧激动不已,第二天还特意买了一张电视报,把每个卫视播出《兰贵人》的时间都记下来,然后打电话告诉了妈妈和奶奶。
“一定要记得看啊,我在第二集前半段出场,大概十二分钟到十三分钟时!”温宁说的很详细。
“知道啦,知道啦,就是一个小龙套至于的嘛。”说完,老妈就以做饭唯有挂断了电话。
温宁并不知道的是,那天从晚上六点母亲和奶奶就一直守在在电视机前等待《兰贵人》播出。当温宁快出场时,母亲的心紧张得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自从与文工团领导赌气辞职去了横店,母亲也有一年多没看见温宁了。
闺女变成什么样了?胖了还是瘦了?长个儿了吗?头发若散下来应该快到腰际了吧?
三秒,一闪而过。
看着电视机里穿着粉色小袄的丫鬟点头应道然后转身离去,温妈真想一头钻进去拽住她说:“闺女别走,让妈好好看看你!死样,半个月才来一个电话,知道妈和奶奶多想你吗?!”
第一次在电视荧幕上见到女儿,温妈还是觉得很神奇,在别人眼中温宁是不起眼的小龙套,可在母亲眼中她是货真价实的主角。后来,随着温宁参演的一些电视剧陆陆续续在各卫视播出,温妈晚间的生活也从跟邻居打麻将唠嗑变成了看电视。有时温宁打来电话,温妈还会给她打气,不过两三秒的镜头,她却夸温宁演技出众,完全碾压女主角。
“不过,你什么演主角啊?”其实温妈最关心这个,自个儿的闺女不比谁差,难道导演都瞎了眼?“不能总跑龙套吧?是不是嘴巴不够甜,人家嫌弃你?告诉你啊,出门在外可不比在家,办事得多张点心眼儿,懂吗!”
“知道了......”温宁无奈拖了个长音,觉得老妈真烦!
*******
九月开学季。
李福祥给温宁接了一个杂志封面的活儿。
《青春无极限》。购买群体为13至17岁的中学生。内容主要以连载漫画、介绍玩具、服饰搭配、青春文学书籍等等。很受学生欢迎,销量排在全国同类型杂志的第三位。
杂志社总部在宁波,李福祥告诉温宁地址,让她第二天自己坐长途车过去,两人在宁波见面。事出紧急,温宁收工后连妆都没卸就背着包连夜赶往了宁波。但最后一班车已经在半小时前出发了。没办法,温宁只得在长途汽车站凑合了一宿,第二天凌晨五点半坐头班车赶往了宁波。
李福祥是坐飞机赶来的。
“先去拍照吧,人家等得着急,等收工了我再带你去吃饭。”两人见面后,李福祥就带着温宁匆匆赶往了杂志社。温宁确实没吃早饭,坐在出租车里看见街边一个一个的混沌摊,哈喇子差点没留下来。自从做了演员,温宁总算知道什么叫“饥肠辘辘”。
学生族普遍钱少,《青春》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880mm x 1230mm,250页,售价仅为4.5。为了节约成本,从一年前开始,除了内页服饰搭配版块,剩下的都选择用黑白印刷。至于模特,杂志社高层的想法也很统一,不一定找专业,只要模样好看,身材不错,看着招人喜欢的年轻女孩就行。
最关键的,必须要价低。
如果不是带新人,李福祥压根就不知道中国境内还有这么一家杂志社,以他的资历和见识,旗下艺人最低也得上售价十元、全彩页的时尚杂志。但新人就要另当别论。夹起尾巴做人,提高曝光率和关注度才是要紧。管他什么杂志,只要给钱,销量高就行!学生杂志也不错,毕竟未来是他们的。
娱乐圈就是这样,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其实这活儿本来也不属于温宁。在李福祥心里,她年纪小,学历低,没见过世面又来自小地方,介绍出去总觉得上不了台面,除非是其他新人没工夫,否则什么活儿温宁都得排在后面。
换句话说,她就是一个捡漏儿的。
捡漏儿,有时也称“撞大运”。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