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部分(2 / 3)
“大哥,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赵红兵也对李武打招呼。再烦李武,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大家都在啊!”李武看到了在客厅里打麻将的沈公子等四个人。
“沈公子,过年好啊!”李武走过去拍了拍沈公子。
“你光给我拜年,也不给我磕头,那可不成啊!”沈公子头都没回,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磕头,可以啊,就怕你给不起我压岁钱……呵呵”李武被沈公子说了一句有点不好意思,只想随口开个玩笑混过去。
“四儿,给他压岁钱,让他磕!”沈公子对对面的李四说,还是头也不回。
李四头也不抬,脸上露出坏笑,还是不说话,继续打牌。
这时,沈公子的上家孙大伟打了个八万,沈公子激动得拿出个七万和九万大吼一声:吃!
就在沈公子刚把七万和九万放倒在桌子上时,一声低沉的男中音传来,声音不大,但是很有力:杠!
李四杠了八万。
沈公子手里攥着七万和九万往桌子上用力一摔,指着李四说:“你们姓李的,就没一个好人!”
李四伸出手来从沈公子面前拿过那张八万,眯着眼睛看着沈公子大笑。李四的笑也很有特点,即使是大笑,也不出声,只是浑身上下在抖。
沈公子这指桑骂槐忒明显了,是个人就听出来了,沈公子肯定不是在说李四。而是在说,李武不是好人。
李武,的确不是什么好人。
三、组织结构生命周期分析
此时的李武,堪称我市最当红的社会大哥之一。
当时在我市敢如此挤兑李武的,也就是沈公子、小纪等有限几个人而已。赵红兵虽然讨厌李武,但却不怎么挤兑李武,因为赵红兵这人总是给人留几分面子。李四也不怎么挤兑李武,因为李四话太少,连话都懒的说,还能去挤兑李武吗?
为什么说李武是我市当年最当红的社会大哥呢?因为李武和张岳的关系是个人都知道:李武是跟张岳从小玩儿到大的兄弟。而在张岳案发时,牵扯到李武的大事儿基本没有,所以李武安然无恙。
李武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还在张岳死后接手了不少张岳的生意。前面曾经说过,张岳的生意大多是正当的,只不过是凭借其名气与暴力手段实现比其它生意人更多的利润。贩毒贩黄贩卖枪支这样事儿,人家张岳可绝对没干过。张岳死后给孤儿寡母留下了不少钱,即使张岳被枪决这些钱也没有被罚没,足以使这娘儿俩衣食无忧,李洋一个弱女子不可能像张岳一样一个人管理手下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公司和那么多江湖中人。所以,李武接手了部分张岳的生意,而且,李武还按时给这娘儿俩分红。
李武这人滑头归滑头,但是二狗认为此人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优点(1),对张岳绝对忠心耿耿:张岳就有这本事,他活着的时候成天对李武张口就骂,但是李武却从不还口,张岳说向东,李武绝对不敢向西。张岳死了以后,他对张岳留下的孤儿寡母也绝对够意思,因为李武给张岳的老婆和儿子今年的分红是我市中心某广场旁边的四个门面房,每个大厅价值约35万。他不但给了分红,而且考虑还挺周到,有了门面房出租,李洋和儿子就有了固定的收入,这东西是不动产。
优点(2),社交能力极强:在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迅速和当地的江湖中人混到一起。李武毫无疑问就是这种人。就连对赵红兵人生的转型具有指导意义的九哥,其实也是李武在省城认识的。可以这样说:李武在我市和省城,和所有有名气的江湖大哥都有交情,都能称兄道弟。李四没这本事,赵红兵也没这本事。
优点(3),在不伤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对朋友还得算是过得去:比如说现在的李武,手里有钱,手下有不要命的小弟,就势力而言,或许只有李四能跟他抗衡。他完全可以脱离赵红兵这群人自立门户,但李武还是不管赵红兵等人是不是讨厌他,都一直对赵红兵等人尊重有加。
二狗一直认为:一个人,很难用好坏善恶去简单定义。
李武能在江湖中有着社会大哥的地位,又有很多有能量的朋友,足以说明此人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沈公子说完那句“姓李的没一个好人”以后,李武笑笑,没答话。
这时,赵红兵家的门铃响了。
李洋带着张岳的儿子来了。
在赵红兵家中那群刚才还在大喊大叫的江湖中人,都停了下来。连在打麻将的沈公子等四个人也停下了不打。
赵红兵拉开了门,第一眼就看见了依然幸福的李洋。张岳的儿子从李洋的背后走出,几步走到赵红兵跟前,下跪,磕了一个头。
“干爹,给你拜年了。”
“好儿子!”赵红兵笑着拿出了红包,红包里包着存折。
“谢谢干爹!”张岳的儿子站了起来。
二狗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张岳的儿子发现:张岳的儿子和张岳完全像是一个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