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枫桥幽会,放火暖席 (1)(7 / 12)
仿佛并没仔细看太子,只微微瞥了眼,公式化的夸赞两句,就侧目看向右边的皇贵妃,“爱妃不是想知道老九去了哪儿吗?”
“臣妾快有数月没见着煌儿了,想念的很。”
“哈哈哈,那小子倒是听话,朕一句话,他就立马照办去了。大晚上的,居然惊动了西华寺主持,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宸帝的话语中带着一番为人父的慈爱,有耳朵的都能听出,他话中明显的偏爱。
一旁的皇贵妃也是极为有眼色的人,紧跟着说了句:“皇上,恪王本就是个听话的孝顺孩子,皇上的吩咐,他当然不敢怠慢。只是臣妾好奇,皇上您让老九去做什么了,居然惊动了国寺主持?”
皇贵妃的一席话,句句都说到了皇上的心坎里,却又在众人面前声明了恪王九皇子的“孝顺”,反倒让太子的光芒又黯淡下去。
宸帝拍了拍皇贵妃娇贵的手,嘴角噙着笑说:“老九年纪也不小了,朕让他去求娶王妃。”话音落,宸帝别开脸,不经意的目光扫过端坐众臣之前的宰相凌辰立,倒显得别有深意。
少顿,他微微举起酒杯,朝着凌辰立的方向点了下:“凌爱卿这次又为我朝立下大功,朕要与爱卿喝上一杯。”
凌辰立赶忙站起,躬身称谢道:“臣不敢居功,只是想着为西朝百姓,为千秋社稷,更为皇上尽一份绵薄之力。”
都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凌辰立就连一句谢恩的话都谨守本分,进退得宜,也难怪能矗立官场多年,而毫发无损。大概就因为他懂得为人臣子,最该遵守的两个字——本分。
“爱卿,这功朕说你居得你就居得!你位列百官之首,功在社稷,万事以民为先,是朝臣的表率。西朝有你这等贤臣,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更是朕的福气!”说着宸帝先喝了杯中的酒。
凌辰立不敢怠慢,忙从一旁宫女手中拿过酒杯,喝了个干净。
皇上的一番话,无疑把凌辰立推上了一个至高点,令他战战兢兢。但不免俗套,众人也要顺着皇上的心意,对凌辰立这位良相恭维一番。
就连太子爷也不例外,面上带着份敬重的朝凌辰立举了酒杯:“相爷身为百官之首,是朝臣典范,但相爷的品德、学识,更是我们这些皇子所要学习的。本宫代诸位弟弟,敬相爷一杯!”说完,太子先干为敬。
“臣惶恐,太子殿下才德兼备,才是众王爷的表率。”话音落,凌辰立躬身饮酒,表示敬重。
可这次,他还是没能坐下,右侧的太子妃秦氏居然站了起来,朝一旁的宫女递了个眼色,让她满上酒,就笑意然然的转向上座:“今儿正直佳节,臣媳也要敬父皇、母后,及诸位娘娘一杯。臣媳恭喜父皇有此贤臣。”喝了酒,秦氏继续道:“臣媳前些日子听闻凌相嫡女回京,想来也是个出众的人儿,才貌双全,德行兼备。听说还是六王爷的师妹,私心想着,若能与她成了妯娌,那可真是……极好的事儿啊!”
听了这话,一直在轩辕谦旁喝酒的慕容暝幽微微皱眉,而轩辕谦拿酒杯的手也微微僵了下,心中对秦氏的厌恶又增加了几分。
“太子妃过誉了,本王师妹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孩,并没出众之处。”轩辕谦不想凌姿涵成为众矢之的,淡淡的掩饰过去。还未坐下的凌辰立虽然还没见到女儿,但关于她的事也听说了不少,现在尧王这样说,说明他极其护着凌姿涵,心中是又安慰,又惊恐,赶忙符合着说:“太子妃谬赞了,小女蒲柳之姿,难登大雅。”
“呵呵,相爷这话可就错了。您这一会京就进了宫,还没见着三小姐,怎么能妄加判断呢?想当年,相爷可是为了求娶国夫人,耗尽心力。本妃是小辈,虽说没能一睹国夫人风采,却能猜想得到,凌小姐的风姿卓绝,定不亚于夫人。”
太子妃话中带刺,又将话题带回了凌姿涵身上。
此时的太子妃,就是想让凌姿涵成为众矢之的,这样才好让她与苏氏暗中策划的那场计谋得逞。也就是这番计较让她有些忘形了,以至于忽略了皇后频频递来的眼色,及太子不满的目光。
打量着衣着华贵的太子妃,慕容暝幽冷笑了声,端起酒杯,并不拘泥与西朝礼节,不屑的瞥了她一眼,轻蔑道:“我北燕素闻皇上治国有方,治家有道,却不知西朝的媳妇居然也能管皇上的家务事吗?按理说,那姿涵小姐也与本世子颇有渊源,算是本世子的义妹,她的婚事,就算相爷不能管,皇上放手不问,那还有我们北燕王呢!敢问,何时轮到太子妃了!”
闻声,太子妃面色不佳,有些懊恼自己的心急,一不小心竟然犯了皇家的忌讳,越了权。她悄悄地朝着皇后投去一瞥求助的目光,心里却记恨上了慕容暝幽,暗暗发誓,等那小贱人成了她府里的人后,看她怎么折磨她!
不过,这太子妃似乎高兴的过早了点,那事儿能不能成还是个未知数。
“慕容世子说的甚是,太子妃,你身为众王妃的表率,却在殿前失仪,理当回去闭门思过,好好悔改!”怎么说秦氏也是太子的嫡妻,身为太子生母的皇后,就算对她在失望,也要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