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玉团光 ...(4 / 4)
,以为他要去拿自己的肚兜之类的物件。
这可是大不可的。看书的时候,不知看过多少无耻之徒,欺负了人却拿人肚兜做要挟,逼女子顺从,楚涟漪大骇之下也向前倾,也顾不得拉住棉被,只想着一定要阻拦唐楼。
但这着实是楚涟漪误会唐楼了,他哪有那等下作。楚涟漪大惊之余,才看见唐楼的手不是伸向刚才她放小衣之处,而是越过小几从先才楚涟漪脱下的那堆湿衣服里拿出她的手绢来。
那手绢一角系着女儿家随身带的物件,比如楚涟漪带的就是一枚金雕富贵如意纹的口脂小盒,不过两个指甲盖大小,系在手帕一角,有时用过茶点正好可以补一补妆容。
这本是小事,可楚涟漪万万不该在大骇之下松开了棉被。
肤光如雪,玉峰起伏的美景半遮半掩地展现在唐楼的面前,两个人此时又是扑做一团的,好不尴尬。
楚涟漪吓得动都不敢动,却能明显感到隔着棉被的那个硬挺之物。
那唐楼倒还算镇静,目光别开不敢看楚涟漪,手有些发抖地替楚涟漪掖好棉被,起身道:“我去看看水烧好了没有。”
待唐楼走后,楚涟漪大呼了一口气,轻拍着自己的脸颊,低骂自己,真是羞死人了。
片刻后唐楼提了一壶热茶回来,为楚涟漪注了一杯,递入她手中,楚涟漪根本不敢看他,拿着那白玉杯饮了一口,暖意从体内向外散发,比先才的寒凉可好多了。
两人此时都有些尴尬,彼此无声,良久后唐楼出声道:“这茶可还喝得?”
楚涟漪点点头,茶好,水好,冲泡还算得宜。
唐楼在她背后坐下,也不敢再抱她,“这也是小时淘气学来的。那时父亲管得严,我又不喜欢走哪里后面都跟一大堆丫头、小厮,有一年约了几个在宫里一起读书的玩伴,私下溜到京郊的碧岚山。结果那天下大雨,我们几个下不得山,便在山里找了一户人家住下,身边也没有小厮伺候,那户主又是一个殁了妻子的老头子,七老八十动都动不得了,我们只好自己动手生火炉。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我的手艺还没荒废。”
楚涟漪“噗嗤”笑了出来,也不知为何发笑,但总算解了尴尬。
作者有话要说:
我回来啦。
由于太懒了就没有捉虫子,请大家帮我捉捉。
关于有童鞋问的侯爷,亲王,郡王呢,在本书的设定是酱紫的:
亲王是皇亲中的最高等级,以国姓唐为姓,皇帝的儿子可以封亲王,也可以封郡王,亲王没有世袭,亲王的嫡长子可以封郡王,而郡王世子则只能向更下面一级的一等辅国将军(可能是这个名衔,等具体写到再说)之类的封。
至于侯爷,则跟皇亲没有关系,可以是因公而封,也可以是世袭。等级排列参考明朝和清朝的制度,为公、侯、伯、子、男。其中公又分为一等,二等,伯也封为一等,二等,三等,至于侯,目前还没去查文献,不知有没有一等,二等之分。有知道的童鞋,请一定不要吝于科普与我。
其实这本书,真的很盼望大家能讨论各种情节,我相信这里面有很多制度上的漏洞,希望有考据癖的童鞋能帮我看看。
种田文嘛,极度欢迎考据癖,这样俺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