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三十章御驾亲征(3 / 4)
,派人过去,理所应当,但是……”
有官员提议,可以让兵将纷纷说滕南侯好了,这样也能拖一时。
沈翼站出来道:“这个方法也不妥当,现在是两军对垒,既然敌军听说了滕南侯病重,即使是谣言,也一定会抓住时机,这样在散步滕南侯恢复的言论,恐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更让奉军有恃无恐。”
薛钧良道:“那依太傅看,该如何?”
沈翼道:“微臣确实有办法,而且这绝对是管用的办法,只看陛下怎么做了。”
“但说无妨。”
沈翼抬头瞧了一眼薛钧良,慢慢吐出四个字,“御驾亲征。”
他一说完,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哗然,薛后阳道:“陛下如果亲征,确实能鼓舞士气,但是……京城之内如何是好,没有圣上坐镇,万一鹏郡失守,京城就危险了。”
沈翼道:“为今只有兵行险路了,京城有万年侯坐镇,京郊大营护卫得当,不可能有人造反,而且鹏郡一战,镇疆侯早已名扬奉国,奉王也要考虑到损失问题,不会冒然再次进攻鹏郡。”
薛钧良被沈翼说的确实动了心,御驾亲征不止可以鼓舞士气,更能见到滕云,滕云中了剑毒,至今未醒,他放不下心去。
薛后阳也觉得沈翼说的有道理,但让自己担此重任,仍然觉得心里没底儿。
沈翼又道:“陛下不妨将京中事物交给太子处理,让万年侯辅佐朝政,但凡重要事务快马送至洺水亲笔御批……太子虽然年幼,但机智过人,相信还是可以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
薛钧良想到薛珮,自己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不只是在书房读读书就完了,也开始为先皇分忧解难,开始到处游走的办事去了。
薛钧良沉吟了良久,众人站在大殿上,连大气也不敢出,都等着薛王的决定。
似乎过了很久之后,薛钧良才道:“太傅说的有道理,孤准备御驾亲征,太子薛珮代理京中事物,万年侯薛后阳辅佐朝政。”
他话音一落,众臣附身跪地,叩拜道:“陛下英明。”
亲征不是一件小事情,不可能马上动身,但是动身之前,声明已经传到了洺水,众将还在为大都督的事情担忧,就怕奉军趁此机会大举入侵,就听到了京中传来薛王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
这个消息不可谓不振奋人心,亲征的部队很快就准备好了,粮饷也预备充足,不日就既出发。
薛钧良赶往洺水的时候,奉军又派兵出战了一次,这次虽然看到滕南侯的大旗,但是站在前面的却不是滕云本人,而是赵统。
滕南侯已经昏迷数日,军医极力治疗,却不见好转,奉军叫阵很久,最后赵统一怒之下点了二十艘船,一手抄起滕南侯的大旗就出去迎战。
众人都劝赵统要小心迎敌,不要意气用事,只不过赵统秉性一直暴躁不怎么听劝,二十艘小船迎战了奉国大军。
齐梓结派手下大将前去迎战,赵统连兵器都不拿,只抄着大旗,小船和大船接了甲板,不出三招,赵统就用军旗将奉国大将挑入水中,后来齐梓结又派人迎战,同样不敌赵统。
赵统就单枪匹马站在船头处,奉军被他气势所吓,竟没人再敢出战。
齐梓结连失两名大将,也不敢再战,吩咐退回洺水以南,赵统本就没有把握,用二十艘小船赢了奉军的大部队,也没追击,同样吩咐调转船头,回北岸去了。
赵统就凭借自己一个人赢了一仗,回到营寨,就有将领迎上来,道:“将军醒了!”
赵统一愣,随即大喜,还没来得及往主帐赶去,哨兵就跑过来说,“前方似乎有军马朝这边来了。”
赵统急忙登上哨塔,确有大军向这边而来,只不过离得近了,军旗上赫然写着一个“薛”字。
赵统这才醒悟,原来是薛王御驾亲征的大军到了。
众人赶出营帐跪迎薛王,薛钧良下了马,让众将平身,第一句话就是,“滕南侯如何了?”
赵统道:“将军方才醒了。”
“醒了……”
薛钧良重复了一声,当下抛下众人,直接往里走去,赵统自然知道陛下是急着看大都督的伤势,立马引着薛王往主帐去。
薛钧良到了主帐,自有兵丁替他嫌弃帘子,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还没进去,就看到了一脸苍白,准备出来的滕云。
滕云的嘴唇发白,脸上没有血色,整个人有些消瘦,似乎没有什么精神,因为众将士都出来迎驾,所以主帐里自然没有人伺候,滕云醒来之后,担心战事,竟然穿着一件里衣就踉跄着要出来。
滕云盯着一身蟒袍的薛钧良看了很久,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而薛钧良看到他这幅枯槁的模样,心里狠狠一拧,伸手扶住滕云,转头吩咐道:“都出去,孤有话和滕南侯说。”
话音一落,伸手放下帐帘,阻断了外面人的视线,随即一把将滕云打横抱起来,就往帐内走去。
滕云惊了一下,似乎要打挺,只不过他刚醒,身上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