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十章温言软语(3 / 3)
他见薛王似乎不高兴,心里一突,薛王已经决定了,自己反驳岂不是打圣上的脸,于是改口道:“其实郎靖也是人才,如果封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过去,将士无话好说,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薛钧良笑道:“那依将军之见,封什么官职好呢?”
滕云被薛钧良揽着,也不能动,听到他这么问,如果是自己,一定会什么都不说,毕竟薛王这种口气,已经是生气了,哪有君王问臣子该给别人封什么官的,这岂不是有违君臣之道。
而俞谌还没察觉,道:“不如给郎靖一个主簿的官职……”
薛钧良笑了一声,“主簿?孤让郎靖千里迢迢去洺水,就为了让他管理文书?让他把邸报写的动听一些?”
“这……这……”
俞谌终于发觉不对劲儿了,开口道:“末将也是想替大王分忧,怕将士不服啊。”
薛钧良没说话,只是侧头看向滕云,笑道:“滕卿觉得呢?”
滕云尽力把身子往后错,不过薛钧良执意要靠他很近,两个人一说,呼吸几乎能碰到一起。
“微臣以为,郎靖虽为罪臣,但用人不疑,既然陛下已经决定让他前往洺水,就该信任郎靖,毕竟镇疆侯还在京师,郎靖是重情重义之人,定然不敢不尽心……况且郎靖足智多谋,但这几天却没有多大名气,正好利用这一点,不如封他偏将军,辅助大帅,章洪必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可以扰乱敌人。尤其洺水地处边疆,战事多变,有郎靖坐镇,也不会猝不及防。”
俞谌抢道:“郎靖是文臣,手不能提,估计连刀都拿不起来,如何能封偏将军?”
滕云笑道:“行军打仗不是只靠谁人多谁的马壮,坐在营寨里,照样能无往不胜。”
俞谌瞪着滕云,还以为滕云是处处针对自己,没来得及说话,薛钧良就道:“既然这样,就各退一步,给郎靖参军的头衔……俞谌你对郎靖看法太深,他的确是不可多得人才,此去洺水,封你偏将军,望你能摒弃前嫌,如果因为这些小事排挤他人,定不轻饶你。”
俞谌打仗以来,只有刚开始当过参军和偏将军,之后就都是主帅,还没有比谁低人一等,这时候章洪打来,薛王要派他支援,竟然只是个偏将军。
如果封郎靖偏将军,他绝对不服,但是轮到自己头上,他就觉得这个官职太低,是轻瞧了自己。
俞谌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敢再说,就退了下去。
薛钧良等他走了,就松开了手,不再揽着滕云。
滕云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恕臣直言,微臣觉得陛下派俞谌去不是很妥当。”
薛钧良似乎没当回事,道:“怎么,还为刚才俞谌的话在生气么?”
“臣不敢……只是陛下封俞谌偏将军,依俞谌的秉性定然不服,此去恐怕和主将心存间隙,将不合,倒霉的只能是士兵和百姓。”
薛钧良听了,才收敛了轻佻的表情,叹气道:“你以为孤没想过么?但是孤还能派谁过去,如今大家都看着薛国风光,岂知道孤的苦心,出谋划策的文臣是多,但是上战杀敌的武将却少之又少,不是有勇无谋就是狂傲自大……后阳又不能轻动,如果区区一个章洪,孤就要派万年侯出去打退,奉国定然会觉得孤手下无人,到时候更是肆无忌惮。”
他说着,看了一眼滕云,“你说的没错,最后倒霉的的确是士兵和百姓,孤自然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子民受难。”
滕云沉默了好一会儿,虽然不知道薛钧良这几句话里有多少真的成分有多少假的成分,但还是忍不住心里有点激荡,毕竟自己的父亲连这几句话都说不出来。
“微臣请命洺水。”
薛钧良看着他不禁笑道:“你要去?”
“正是,如果……如果陛下信得过微臣,微臣愿意前往。”
“这可不行。”
薛钧良笑道:“不是孤信不过谁,你可是孤的新妃子,你走了,孤去迎娶谁呢?”
滕云被他这一调笑,顿时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发红,红了之后又变白。
薛钧良这才收了笑,伸手拉住滕云的手,温声道:“孤只是开个玩笑,现在不闹你了……万年侯在京师留得久了,孤想把他放回去,让他坐镇滕国,而你……你也是足智多谋的人才,留在京师里,自然还有你的用处,俞谌如果应付不来,你再去不迟。”
滕云手被他抓着,脸上本身就在发烧,此时听他温言软语,仿佛十分温柔,手腕也发起热来,滕云是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
而且他的话也似曾相识,当时薛钧良也经常调笑皇后,最后说一句“不闹你了”,轻描淡写的把前面揭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