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盘古殿(4 / 5)
序设计经验,与国内的大专院校共享。十几年来,培养出了数以百万计的程序员,其中高手不知凡几。
虽然模拟器上的训练软件并无出色之处,但项目组还是给予了一定的肯定:飞行姿态呆板。不是程序员的错,就着一套商用服务器,你能指望他作出多么出色地软件模拟效果?
不过。萧强来到项目组后,提出的要求,却让项目组成员认为理所当然,研究所成员难以置信。
他的要求,就是极力模仿完全拟真环境下地歼十战斗机全效能。
这个要求很苛刻。
它不光是要根据飞机的外形,以相应的气动效果,来模拟飞机的飞行姿态控制,还延伸到飞机因空战,出现了某一处破损,改变了飞机外观,对飞行员控制上的影响。
此外,则是仪器仪表地全拟真。
常用的模拟飞行器、模拟软件,各个仪表开关的作用是固定地。虽然每个按键、开关都和真飞机相同,但当飞行员打开这个开关以后,模拟器只能按照当初程序设定,产生出固定反应。
萧强一来,就推翻了这个万年不变的设计。
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一个只能按照预设程序反应的模拟器,不过是一个价值上百万的高级游戏机。如果飞行员长期在这样的模拟器中进行学习、训练,最终,学员们很容易养成一些无法克服的坏习惯,当他们真正登机飞行时,才会发现,这些坏习惯,在有些时候,会要他们的命!
萧强把项目组一分为二,机械分组,和研究所的人一起,生产模拟器的机械构件。
其中的小型超精密构件,在公司里加工。而大型部件,就让隐藏在西南山区的大型超精密机床设备来生产。
萧强已经让非洲方面,再生产一套大型精密机床设备,运送回国,充实国内的大型精密机件加工能力。
另外一个分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数据。
寰宇公司上下,早已养成了收集海量数据的程序。
从西南飞机集团公司,收集歼十的每一个数据:飞行数据、气动数据、武器数据、姿态调整数据……
从飞机配套的各个仪器仪表公司,收
种仪器仪表的数据,包括故障产生率、故障原因及表器的最佳效果和最差效果……
从每一个元器件、螺丝钉、蒙皮、材料的生产公司,收集它们的相关数据。
空军医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目瞪口呆地看着寰宇公司,用了几个月时间,跑遍国内歼十项目相关生产研制单位,收集回整整一个库房的数据资料,连轮胎上地橡胶发热、破损、变形。以及纹路对气流、着地减速的摩擦系数等数据,都一点不少!
有些数据,是当初设计生产单位,都没有注意到的,还是寰宇公司去了以后,才给出的答案。
寰宇公司甚至在飞机的各个部位,安装了感应器,测量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温度变化,高空、地面的不同之处。
难怪。难怪寰宇公司研制的产品,这么先进,这么可靠!
这才是一丝不芶的科研精神啊!
数据采集结束,寰宇公司立即将软件分组扩大,上百位软件工程师加入进来,一些数据模型,也照例分到了相邻地各个院校,让勤工俭学的同学们。有了一个挣钱的机会。
人海战术,加精英战术,这是寰宇公司屡试不爽,但国外却模仿不来的一个制胜法宝!
动辄十万人以上的软件开发,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公司,能有这样大魄力、这样大本钱,来进行软件开发工作。
软件分组结合公司现成的各种数学模型,用超高速。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相关元器件、仪器仪表的模型构建。
在项目组成员忙碌地时候,天道系统,也在紧张的搭建之中。
有国防科工委的尚方宝剑。寰宇公司用搭建飞行平台为名义,大方地从空间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等等各个研究部门采集到数以亿万的科研数据,也被整合起来,充实进了天道系统。
天道模型,从最初一个简单的球体。迅速地改变着。
形状、层次、地质结构、内部应力、引力大小、大气压力、不同区域物体对气流变化的影响、海洋湖泊河流、矿藏……
不同物质的物理规则,变成了数学模型,让模拟地球环境中的每一个物质。包括一捧土、一滴水,都同样真实。
宏观归宏观,微观归微观。
不需要观察地部分,则按照宏观规则运行,并根据现实数据,不断修正。
作为测试飞机、坦克、军舰,以及实验所需的微观部分,则按照现在已知的科学发现,分别加以诠释,一旦调用,则在人类现行认知地范围以内,最大限度地,符合真实。
这个模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天道系统中,八卦所指的八台超级计算机,起着维持宏观世界模拟的作用。五行和两仪所代表的七台超级计算机,则作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