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道系统(3 / 4)
竟,这不像日本组建的那套,名为“地球模拟器”,实际只能从宏观上。大致推算气候变迁不同。
照萧强的思路来看,他是想要如实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每一个物体,都用物理规则加以诠释,以数
地方式表现出来。且不说现在的物理定律,也不一其中还有人类未曾发现的规则,在影响着世界运行规则变化。
即便所有的规则都正确。这个计算量也是何其之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绝对无法胜任!
那么。老板口中所谓的太极生两仪等等道家术语,难道是说……
他们慢慢地抬起头,惊讶地看着萧强,嘴角露出的微笑。
“没错!大致就和你们猜测的差不多!”萧强满意他们的反应快捷,笑着解释道。“我地‘天道计划’,就是从八卦开始。用八台超级计算机,搭建一个地球的模拟环境。而用五行、两仪。即七台超级计算机系统,来描述事物的物理本质,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至于那个太极,则是全系统的中枢,起主控作用。”
两人听他说完,都有数不清的问题要询问,霍旭东首先问道:“萧总,地球可是一万亿立方米的星体。除了星球内部,还有五亿平方公里的表面积。此外,大气环境、地外星球引力作用等等,如此庞大的计算量,我们怎么可能模拟得出来?再说,我们所得地数据,在全球大概也算是最为全面的,但相对于整个地球来说,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以次来模拟地球,根本是不可能的!”
“茶还是咖啡?”萧强有些口渴,问过两人地意思,让秘书给他们沏来三杯茶。
他吹开表面的花朵,抿了一小口,放下茶杯,说道:“我也知道,地球这么庞大的星体,要想完美的精细模拟,应该是不可能的。日本研制地地球模拟器,三十六万亿次的运算速度,只能对宏观的气候变化,进行粗略地预测。
我的打算,就是首先建立一个粗略的模型。可以模仿日本的地球模拟器,将其分成立方体的格子,每一格大小为一公里。八台超级计算机,用五台分别构建天空、陆地、海洋,另外三台,则起辅助的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对发生变化的局部位置进行微观处理,最小的处理单位,要求达到厘米。”
霍旭东默算了一下,点点头又摇摇头:“萧总的意思,是建立一个比较粗糙的模型,以演算大体的运行规律。而对于需要进行观察的部位,作局部放大,微观处理,是这个意思么?”
萧强大致认可他的判断,但还是做了小幅纠正:“比你想象的还要简单!我的最终目的,当然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地球模型。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一步。所以,我只求建立一个粗略的模型。但是,对于我们需要进行试验的地方,则需要进行微观描述,以使得试验尽量接近于真实。它的覆盖面积,通常应该不超过一平方公里。当然,不同的试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应该有个变量参数,对其进行控制。有些试验,其实观察的是原子反应,那就是超微观视角了。”
“大概,也许……”霍旭东歪了歪嘴巴,实在不敢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时秦运强也忍不住了,插话道:“我看萧总的意思,这个八卦,只是为地球建模,也就是充当一个相当于三维平台的作用。那么,真正对这个模型进行诠释的,还是在于五行和两仪吧?可是萧总,世界上可不只有金木水火土、风雨雷电而已。所谓的五行。那只是当初人们对自然科学地认识不够深入,笼统归纳的一个称谓。所以,这个五行,应该还包括所有我们现在已知的所有物理规则才是!”
霍旭东为难就为难在这个地方。
现在已知的物理规则,根本用不了七台超级计算机来演化。
萧强张口闭口五行,在他听来不过是唬人的玩意儿。如果按照他的理解,应该是一台到两台超级计算机,就足够容纳现在已经编译为数学模型的物理规则。而什么五行所需的五台超级计算机,其实是充当类似于渲染器的功用。为八卦建立地宏微观地球模型,填写具体数据。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数据量太大,八卦系统承受不起,从而引起整个模拟系统的崩溃。
和萧强要求建立的地球模型比起来,日本的所谓地球模拟器,就如同是小孩子的玩具,不值一提!
霍旭东扳着手指,慢吞吞地说道:“第一。这个宏观角度尺寸一公里,将就着还能对付过去;第二,这个微观角度尺寸要小些,一公里我怕太大,数据量太大,八卦系统承受不了,或许八卦中的五卦到六卦,都要用来作微观描述;第三。五行一次规则渲染,能否保证根据变化实时修改渲染效果,也就是规则变化速度。我没有信心。假如再缩小成几百个实验室大小,可能效果会更理想一些,这也足够实验所用了;第四,同时维持正常世界观察角度,和原子级别超微观角度。我怕会引起整个模拟世界数据不匹配,从而塌陷……,暂时。就这几样,其他的,可能在具体搭建地时候,才会发现吧。”
萧强连连摇头:“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