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冷战深化受益者(3 / 4)
十亿头期款,以换取大批苏制武器。
冷战,深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之际,一直在旁冷眼旁观。享受着冷战深化的好处。
特别是军方,在两年前。八八年底的高科技军事演习时,军方就对发展高科技武器,模索新战法。有了比较明确地目标。
这次亲眼看到了海湾战争的全过程,军方内部也组织了专家团,对其进行深刻分析。
军方肯定了高科技武器的效能,确定了以后地发展方向。并且,对据伊拉克的应对方式,作为同样劣势的一方,国内也在总结,如何面对高科技武器的打击,与之对扰并加以反击。
打巡航导弹、打隐形飞机、信息干犹,成为军方研究的首要课题。
经过对伊拉克应对方式的研究。一种名叫超限战地军事理论,悄悄在军界流传。被很快传到了社会上。
所谓超限。就是对敌打击,无所不用其极。
你的优势。我能避就避,不可你正面抗衡。但对你的弱点,如信息、后勤保障、民心,进行最大化的打击。以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让对方,也付出沉重代价。
反卫星武器、反雷达系统、洲际导弹、远详潜艇、分弹头技术、激光技术,被列为了军工研究的重点发展项目。
萧强通过拐弯抹角的渠道。卖给军方的那套S300,也成为军工系统的研究对象。在参考苏联防空导弹有点地基础上,对自身的防空导弹系统进行改良。完善中国的防空体系。
在反的同时,如何加强自身实力,也成为军方考虑的重点。
借助西方地技术转让、援助,配合以自身的科学研究,建设完善的通讯网络。做到敌人打不垮、炸不烂。提高卫星定位技术。继续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保证导弹给予敌方最沉重、准确的打击。
中国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地同时,经有限的经费。尽量地集中到了高科技领域。
九二年上半年。中国再次宣布栽军五十万,下半年,又裁军三十万。
大批开荒种地的农垦军被载减。精简了指挥机构,调整了战斗部署,老旧的武器装备被卖给第三世界国家。节省下来的军费,都被用于给部队换装。
这一年,采用美制发动机地凡一轻型战斗机终于升空。
它的基本部件,包括主要机载雷达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全部国产化成功。当然,比之国外还有相当差距,比如机载雷达,相当于国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缺乏预警机引导,作战效能有所限制。
但国内研究所采用的,先进的数据链系统,为FC-1提升了战斗力。
数据链共享。使得紧密编队的战斗机编队,不用都开着雷达,暴露在敌方的面前。先头引导机将自己的雷达搜索信号,传递到后面地编队中,掩护了他们地存在,提高了他们地生存能力。
传动方式,主要是采用机械传动,这是为了节约成本。但也试验了电传动,为下一步研制莫定了基础。
航空发动机,虽然采用的是美方提供,但国产化进度,正在加快。
预计在九三、九四年,即可换装国产发动机,不用受制于人。
机体方面,其实是重新进行了设计,更多地参考了F16的先进气动外形。因此,随着外形的更改,原本的超七代号,也更棋为新的FC-1,变成了重新设计的一款新战机。
总体来说,这款战机,介于西方对战机评定的二代,和现在正在使用的三代之间,属于二代半战机。
能够这么快改装研制成功,回忆公司居功至伟。
正是由于寰宇公司地下属子公司,寰宇精密仪器制造公司,不断将最新地高精密仪器、设备,提供给FC-1的研制单位。寰宇公司对研制的强大技术支持,持续转让大量国际成熟技术。才使得这款战机,在历时四年零十个月之后、终于研制成功。
它最吸引国际客户的,是它的超低价格。
装备了美制发动机的FC-1、外销价格一千万美元、而等到国产发动机研制出来,预计价格还将降低到入百万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对于相对经济桔据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具有相当吸引力。
海湾战争的暂时性落幕,不只是另一次美苏争霸的具体表现,还在于苏联米格战机的快速没落。虽然苏27异军突起,尤其是在最后地面战时,几架伊军的苏27,击落击伤多架西方战机,为苏制武器挽回了一点名声。
问题是,苏27时一款重型战机,它本来的目标,应该瞄准的是美军地F15。因此,即便它打得F16没有脾气,大家也并不十分认可:苏27的价格可高达三千万美元,而FI6才两千万美元!
这个时候。中国推出的FC-1,一下就引起了国际买家的注意。极其低廉的价格,还算不错的作战能力,数据链增强了战场生存能力。巴方立即就表示,将首先购买一百架,并要求中方为其换装西方的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