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世界投资中国(3 / 4)
“萧先生,您认为,您成功地最大秘诀是什么?
“我成功的秘诀,是因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萧强不假思索地回答。
记者听到翻译过来的回答。愣了一下,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每一个民族地人,都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了自豪感,原来萧强,也不过如此。
“您能具体谈谈吗?是不是你们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成就了你今日地辉煌?”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他还是礼貌地追问了一句。
自夸吧。自夸几句。这次谈话就结束了吧。
前面地谈话。很有趣,这个年轻的亿方富翁,确实很睿智。但后面就乏味了,也许。回去以后。我应该对此整理一下。这一段就掐去吧……
记者冲着萧强微笑,但眼神却有些涣散。他的心思已不在会谈现场了。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对这次地谈话进行删减处理,写出一篇激昂的文字。
萧强注意到了他的视线变化,但依旧深情地说道:“我成功地最大秘诀。就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正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才发现,中国,其实是一个未经开发的钻石原矿!”
“嗯?钻石原矿?”记者脑子一顿,将原来的心思全都抛菲。萧强似乎并不是从自己的民族性来谈。他想要说什么?
“中国最多地是什么?人!生产地基础是什么?人!消费地基础是什么?人!”
萧强用一连串自问自答,揭开了他所想表达地中心思想。
“你可能已经知道。比尔开发windows用了三年时间。我开发view,也用了两年半时间。光是从这里,你们可能,很理解两者的差距。为什么如此悬殊。但如果你知道我们研发队伍,那你就会恍然大悟,我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了?
许多媒体,称我地成功为偶然,其实我要告诉你,我的成功,是必然!”
记者的兴趣一下上来了。
萧强的这番言论,是他以前从来没说过的,这是一个独家新闻啊!
他热切地将椅子向前靠了靠,将录音机放得近了点,谦虚地说道:“您能不能说得更加详尽一点?”
“如你所愿!”萧强笑道,“我们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工程师,数以百万计!你说说,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地数字?
寰宇为了开发这款操作系统,一共投入了七十名软件工程师、一百二十名程序设计员,仅此一项,我们就超过了微软七倍!此外,我们还有两千多名大学生。在进行软件的辅助工作,包括填列函数、寻找错误、编制实用小程序等等。你看,我和比尔、其实并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场竞争,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所以,我地胜利。也是必然的。
记者被他所罗列的数字、震惊了一下。美国不是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大学生。就头脑的灵活,可能还超过中国的人才。
可是。美国人才多,却太贵了。
以美国的中产阶级来说。他的收入,至少要达到三万美元。而高科技人才,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就是达到十万、几十万,也不奇怪。如果照萧强这种开发,微软为了设计这款操作系统,三年下来,还没有收获成果之前。先就倒闭了!
“您……您的研发开支,是他地多少分之一?”记者压住内心的狂跳,有些颤抖地问道。这是个极大地发现,如果将这段谈话登出去,将会引起轰动性效应啊!
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美国地计算机产业。还会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他一下觉得,先前地所有草稿,都应该推翻。这段话。才是本次访谈的精华所在!
“秘密!”萧强神秘地一笑。“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国是个还没有充分开发地钻石原矿。在中国投资,是一项战略性投资!”
战略性投资!
时代周刊的记者低头沉思了一下。会谈现场出现了冷场。
对于中国市场。其实在八几年,中国开放的时候,就曾经掀起过一阵高潮。当时大家都想着,在中国市场上,赚取多少多少钱。
那个时候,有一句名言。叫做:十亿中国人,每人购买一美元的产品,就能收获十亿美元!
不过。因为最初,对中国政策是否会转变,而有所疑问,所以在中
国投资地欧美企业,并不是很多。现在拥挤在中国珠江三角洲地。主要还是台湾、香港地商人。
而且。中国市场太大,地域太广,真地想要全面占领这个市场,代价太大。
那些少数到了中国的公司,有些人失望了。他们关闭了公司,重新回到美国。回到欧洲。
但现在。萧强这一席话。猛地点燃了这个记者心头的火焰!
利用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利用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中国创立研发基地。不,还不如在中国直接开办生产线,更加有利可图!
他稳定着己经快要跳出胸膛的心脏,问道:“中国的普通技术工人,月收入是多少?”
“八百到一千人民币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