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河阳桥北马蹄急(3 / 3)
霁云那样的神射才成。卓舜辅射术确实是跟着南霁云学的,又有八年苦练,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但比起南八,还是有差距。
“呸,呸!狗奴,摔了阿耶我一跤,有种莫逃!”袁瑛吐了两口尘土,厉声高叫道。
“你人头暂寄项上,过几日我来取之,记得我名字,卓舜辅,叶公赐我字为鼎臣!”卓舜辅在远处大叫道。
也不管对方听到没有听到,他催着马向东北飞奔而去。
让他吃惊的是,整个河阳,所到之处,都是贫困异常,过了河内,到怀州境内,才稍稍好些。眼见百姓穷困潦倒,卓舜辅心中更是焦急:这些百姓没有了活路,那唯有从贼举事,这岂不意味着贼人有非常广阔的兵源?
“当朝诸公,尽皆酒囊饭袋之徒,叶公乃经世之才,却不得重用,天子猜疑,宰相忌恨,故此叶公不尽其能以抚百姓……我们才从辽东回来不久,我在辽东时,哪里看得这等情形!辽东百姓再穷困者,一日二餐亦可温饱,绝大多数都是一日三餐,每周还有机会吃上一次肉食,鱼更是常吃……”
他们在旅顺书院中接受德育课程,便有不少美饰叶畅的内容暗藏于其中,算是叶畅在为他们编写教材时夹带的私货。此时将中原情形与辽东一对照,卓舜辅对叶畅的情感自然升华,最初时还只是私人恩情,现在则有非常真切地体会到,那些文人们为何总说叶畅,“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到了怀州,情形渐渐好转,卓舜辅直入怀州城,将军令传与郡守,请其派人再传至武德、武陟,自己马不停蹄,又转向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