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温情(十七)(6 / 7)
朕竟然会老?”朱宣只能躬身站着,这话不知道怎么回,主要是皇帝,的确是老了。
宫室里一片静寂中,皇帝也觉得自己失态,这才重新打起精神来,反过来笑话朱宣:“不要看你现在还是有精神,你也快了。”
回来以后的朱宣再看到儿子也象自己小时候一样,开始置办这些太夫人嘴里的破铜烂铁,更是感怀年华易逝,窗下也有铜镜,一向是南平王整衣冠用的,走过去照了一照,再看看自己脸上新生出来的皱纹,再想想妙姐儿这个坏丫头。
昨天表哥看到有皱纹出来,对着妙姐儿献了一次殷勤:“表哥又有皱纹了?”坏丫头看过以后,反而鼓起嘴:“这以后,还怎么带的出去?”朱宣又笑一下,看看沙漏到中午了,正要问一声儿,朱寿在窗外已经回话:“王妃房里的瑞雪来请王爷,是回去用饭呢,还是在书房用?”
“这就回去,”带不出去的表哥决定回房陪着小丫头用饭去,信步出来接过披风来披上,外面依然小雪,朱宣想起来自己跃马南疆,第一次打胜仗也是在小雪天。大步走出房门来,在小雪里往房里走,依然是觉得身子挺拔,步履敏捷,南平王也才刚出四十岁没有多久,朱宣微微一笑,要我老,还早着呢。
在房里的妙姐儿肚子隆起不少,又是冬天穿得厚,更显得不少,朱宣一进来看到就笑逐颜开:“会踢人的吗?”
“还没有,”妙姐儿闪着眼眸一笑:“表哥晚上再摸摸看。”朱宣双手在火盆上烤了一下,这才过来捧着妙姐儿的小脸对看一下,取笑道:“看看过了一夜,表哥有没有再多几条皱纹。”妙姐儿每逢如此,就在认真搬着朱宣的面庞看一看,自己忍不住笑:“表哥不能再取笑你,你还是好看的表哥。”
小桌子上取过一封信来,是卫夫人的,妙姐儿笑着道:“父亲母亲已经到了家里,是过了三天才来的信,说是一切都好。”
卫夫人临走的时候对妙姐儿小声说过:“以前说回去,还会有点儿担心,现在不用担心了,家里是三个,我也是三个人回去,就是说话都是三张口对三张口。”家里三个姨娘,卫夫人又给沈居安新买了两个丫头,这一下子卫夫人觉得底气十足。
妙姐儿当时嘻笑一下:“还有父亲呢,”卫夫人再接着低声道:“可不是,你父亲要成香饽饽,以前在京里算是怠慢他,宫里住着时有几天不回来,等着他来催才回来,现在看来我要想想如何奉承他才行了。”
朱宣只听到平安两个字就不再说什么了,让人催饭来,又想起来问一声儿子们:“说今天客人多,世子的朋友,毅将军的相识,端慧也来了几个闺友不是,饭送过去了?”
“送过去了,”妙姐儿带笑看着朱宣,从丫头们手里接过刚送上的乌木银箸递到朱宣手上:“表哥越来越关心了。”
朱宣只能道:“想来是老了的原故,霍将军,你见过的那一位老将军,以前没有这么嘴碎,一年比一年话多,见到就要絮叨几句。我呀,也快变得跟他一样了。”以前何曾管过儿子们吃不吃饭,饿了自己当然会吃。
“表哥人是没有老,只是心老了不少,”妙姐儿打趣道:“话多不好吗?我喜欢听呢,我以前不是总说话给表哥听。”没有想到是由自己身上而起,引起朱宣觉得老了的妙姐儿还在笑。
朱宣半真半假的道:“看着你这小老婆,所以觉得老。西陵侯再问我,他收房十六岁的丫头行不行,我就让他算了吧,没的映着人老了不少,没事找这种不舒服去。”
“儿子要买什么刀,我让人去问一问,要几万两,”妙姐儿只和朱宣说别的,没有把朱宣觉得老放在心上,依然是壮年精干,谈什么老不老。妙姐儿此时只是怕儿子们上当:“我又不懂,才请表哥回来用饭,表哥给拿个主意,帮孩子们看看去。”
朱宣一听就“哦”一声:“你今天不是专等着表哥在吃饭,儿子们大了,迟早是有媳妇的,到那时候,没有人理你,看你找不找我。”妙姐儿嘻笑一下,才听到朱宣随意地道:“上当能长记性这当也没有白上,就怕上当不长记性,不是他还没有掌家,随他扑腾去吧,最多你多出几个钱罢了。”
从不让给钱到少给一点儿,现在算是放开了,妙姐儿当然是喜出望外,赶快道:“多谢表哥,还是表哥想的周到。”朱宣只是道:“只是你别为他们上当不高兴就行了,还是小孩子呢,又是刚开始弄这个,花点儿钱就花吧,也不值什么。”
房里夫妻两个人极乐融融地在说家事,房外雪尚飘,把这院子一点儿一点儿地埋在这雪里,偶然有强劲北风吹过,也会吹落一个枝头上冬日残存的大红大柿子,就有一个小丫头要跑出来捡着拿进来看:“又掉了一个,再这么吹几天,这枝头上一个不剩了。”
下午睡起来,来的客人是丁正岩的夫人,却是来求事情的,沈王妃坐在锦榻上,正在看着小丫头装银熏球,把商队带回来的花里提出来的香精油滴在银熏球里,果然是一室玫瑰花的香气。
正在思索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花瓣做这个,街上虽然有的卖,自己做的更澄净,丁夫人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