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治家(十四)(6 / 7)
的使唤人都要羡慕一下,杜妈妈看着川流不息到自己面前来的丫头们只是一句话:“该去的就去,不该去的就留下。”
祝妈妈听完了就笑:“你就告诉她们吧,免得一会儿找一件事情又要跑过来。”王妃随王爷去新城,要带走一批丫头,留下的人当然都不会高兴,走的人就得意的不行。
朱宣在房里和妙姐儿对坐着:“明天动身也可以,后天动身也可以。只是你路上别淘气任性就可以了。”
丫头们去问杜妈妈去的人有没有自己,妙姐儿在房里问朱宣,哪一天走。夫妻两个人正在说着话,看到毅将军走进来,也是满面笑容,只是不说话。
“过来,”妙姐儿招手让儿子过来,看一看毅将军身上的一条新腰带,道:“这个又是新的,这个倒是精巧,是谁做的?”
毅将军用手摸一摸腰带。回母亲道:“是母亲给的丫头俏烟做的。”朱宣看着妙姐儿要皱眉头,也是淡淡道:“不过是个名字罢了。”
“我想也是,”沈玉妙决定放过这个名字,只看那手艺好的腰带,又用手整一整它才道:“就这两天就走,出去玩吧,史先生也跟着一起去,路上别淘气。”
看着毅将军出去,艾多走出来回王爷的话:“书房里有人候着见王爷。”朱宣站起来出去,艾多却也没有出去,对着沈王妃行了一个礼道:“感谢美丽的王妃放丹珠回家去见自己的家人,她一定会回来的。”
这一个艾多倒是一个另类,不仅在这里呆得象是开心无比,而且朱宣有一些事情是交给他去做。
“你在这里会想家人吗?”沈王妃对艾多总是有些兴趣,眼前是一个机会和他说几句。这是在来的人中间年纪比较大的一个,最近在学写汉字,妙姐儿见过一次,可以看得出来是下功夫。
艾多有一双总是充满笑意的眼睛,回话道:“就是我在家里,也不是时时和家人在一起,我上山打猎,出门打鱼,总是有和家人分开的时候。”
这样能想得开倒也不错,沈王妃明白朱宣为什么对艾多是另眼看待了,现在相当于是朱宣的小厮,当然不是亲近的那一种。
“你觉得我们这里好吗?”沈王妃又带笑问上一句。艾多这一次是仔细想一想才回答道:“再好也不如我的家,汉人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要离家,所以我并不忧伤。”王妃只是想问我忧不忧伤吧,艾多是这样的想的。
艾多也想问沈王妃一句话:“为什么您会让丹珠离开?”来到这里的人都是知道是什么身份,行动都有人看着,什么时候能回去,只能看南平王什么时候高兴。
如果说艾多喜欢汉人的书,喜欢汉人精致的各种东西,不如说他其实心里也喜欢看汉人精致漂亮的女人。
这位沈王妃就是,什么时候见到,都是白生生的小脸儿,红嫣嫣的嘴唇,说她有四个孩子是会吓人一跳的。
“她说她想家。”妙姐儿听完艾多的问话,只是回上这么一句,想家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理由,一个想家的人。。。。。。。
“是。”艾多并不是很明白,汉人的心思都比九曲十八弯还要弯弯绕,只是一句想家,就放丹珠走,艾多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妙姐儿这样的理由,放丹珠回家去,只有南平王能够理解和明白。
从王妃房里出来,出二门时经过空地看到几辆赶进来的马车在装东西,这些一箱一箱搬上去的东西都是要带去新城的。
看着那四角镶着铜角的箱子放满一马车,就有一个赶车人一甩马鞭就要先走,艾多一面走一面看一面笑,心里在想,南平王有这样大的地方,有这么多听命于他的人,有这样多的财富,还是不放过一点儿山林,汉人都是贪婪的还是人都是贪婪的。。。。。。
送去新城的是沈王妃的衣服,各种新城里没有的东西,当然还有沈王妃最喜欢的摆设,上一次去喜欢的东西不够齐全,这几年里也是陆续着往那里送,让人去摆设好。
听着管事的来回话:“东西都装车先去了,候着王爷王妃到了,也就能摆好就用。”想一想还有什么遗漏的,沈玉妙才道:“就这样吧。”
这一次走很多人来送行,薛夫人尹夫人都是不乐意:“怎么我们就不能去呢?”只能泪眼看着妙姐儿远去。
朱宣骑在马上,看着白马上跟在自己身边的妙姐儿,微微一笑:“跟着表哥,路上别跑丢了。”沈玉妙答应一声,只是回身看着马车里坐着的儿子,正打开车窗往外面看着自己:“在车里别淘气。”
毅将军也答应一声。这个时候已经出城上了官道走了有十几里路左右,毅将军用手一指:“母亲,看那边。”
身后一骑快马追来,马上是一个小小的红衣身影,妙姐儿举起手放在额头上,突然对着朱宣道:“表哥,是丹珠回来了。”
跟在朱宣马后的艾多也高兴地举起手来喊上一声,红衣身影奔近时,果然马上是离开二十多天的丹珠,对着沈王妃露出笑容:“说你们出城了,我就追来了。”
沈玉妙含笑看着丹珠道:“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吧。”两个人骑马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