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第一百零六章(4 / 4)
衣裳过来了,身后杜若捧个小磁坛子,“厨房今早做的桂花酥糖,王妃喝了药,用一块去去苦味。”
“什么苦味?”孟瑾这话音还没落呢,后头晋王也跟脚进来了,一见丫鬟手上的半碗药,就叹了口气,“好歹趁热喝净了,知道你不爱这些苦汁子,太医也说了,喝到二月里天气暖和了,若好些便可减了。”天气冷,晋王妃身子又虚,太医生怕她得了风寒,两病相夹,可就要了人命,故而千叮咛万嘱咐,单是禁忌就记了厚厚一迭子纸。
晋王妃便笑笑,将剩下的半碗药也喝了下去。晋王便亲自拿了一块桂花糖给她含着:“这味儿倒香,闻着比那些蜜饯要强些。”赞赏地看了孟瑾一眼,“孟侧妃有心了。”
王娴站在一边,只后悔自己方才没有上前去替晋王妃喂药,见晋王看着孟瑾,便上前道:“王妃既用了药,妾就回屋去先换了衣裳,一会儿再来伺候王妃。”
晋王将她上下看了一眼,微微皱眉:“你怎的没换衣裳就过来了?太医说了王妃这里要特别经心,出门的衣裳染着寒气,如何能就这样穿进来?连本王都是更了衣才过来的,还不快回去换了!”
王娴张口结舌,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只得喃喃应了,连忙退了出去。
晋王妃看着她出去,又看了看正叮嘱丫鬟将桂花糖放好的孟瑾,轻轻叹了口气,缓声道:“王爷,如今两个孩子也都早过了周岁了,王爷是不是跟宗人府提一提,给两个孩子上了玉牒?”
因皇室的孩子生得多,死得也多,因此一般少则周岁,多则五岁之后才上玉牒,也免得这里上了玉牒,那里又一病没了,宗人府记来记去,不知多少麻烦。就是齐王的儿女,也是三岁后才上了玉牒的。晋王妃这会儿提起来,虽说略早些,可也并不算违了规矩。
王娴刚走到门外,就隐约听见晋王妃这句话,顿时变了脸色。这会儿上了玉牒,钊哥儿可就实打实成了晋王妃名下的儿子,纵然晋王妃第二日就死了,钊哥儿也是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