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4)(9 / 12)
“就是说你们还没圆房?!”方氏顿显诧异,她原以为不过是次数少些,结果居然是还没圆房吗?!
邱氏也惊住了:“……?!”
玉引在母亲和伯母错愕的目光中懵了懵,应话应得很迟疑:“是……”
两个人同时倒抽了口凉气。
接着,气氛冷峻起来。
逸郡王府。
孟君淮下午时就见到了谢家遣来回话的小厮,禀说“公子现下就得空,可来拜见殿下”。
于是二人当晚便在致美楼见了面,席上边喝酒边说,很快就定下了要如何做。
孟君淮这才知道锦衣卫里还是有能人的,至少这谢继清就还可用。一见面他就觉得此人目光如炬、气度不凡,说起正事来更能从言辞间感觉到本事。
若是眼下的官职能让他前程似锦,他这般便不值得稀奇。但在锦衣卫这样日趋颓败的地方做事,他既没有提出调任、也不随波逐流,就算得本事了。
孟君淮便暗叹谢家果然不愧是大世家,家风严格,才能将儿子教得这样好……
女儿更好!
——他忍不住在心底执拗地这样强调了一句,强调之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叫什么劲。
“那便有劳谢公子了。”孟君淮颔首道。
谢继清点头一笑:“明日一早我便带人进倒钞胡同。但查到证据后,还请殿下速禀圣上。”
否则,司礼监秉笔太监将胡同戒严是滥用职权,他这样私查也是滥用职权。
孟君淮肃然应说:“自然,不敢给谢公子添麻烦。”
而后二人又饮几杯,便结束了这次的会面。未免太过惹眼,谢继清先一步离开,孟君淮又等了会儿才走。
坐在马车中,孟君淮阖目设想该如何向父王禀报此事,杨恩禄的声音响了起来:“爷。”
他睁了睁眼:“说。”
杨恩禄在外道:“刚得了回话,说王妃已在回府路上了,大概一会儿便道。”
“……?”他记得自己说过她可以多住几日再回的,就算不住“几日”,也可明日再归啊?怎么这样急?
出什么事了?
府中正院,谢玉引耐着性子等珊瑚为她卸完珠钗,就疲惫地栽到了床上,心情阴郁成一片。
她没想到回家一趟会这样不开心,而且她更担心的事,接下来的日子她可能都很难开心了?
大伯母直斥她不懂如何为人妇。
这个她知道,这些日子下来,她都在慢慢摸索怎么当王妃。可是今天被大伯母一说,她才突然知道自己做错了的事竟有那么多!而“对”的方向,让她想一想都觉得十分压抑!
大伯母说:“你要知道,虽然你是正妃,但你和别的女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殿下的后院不止你一个,而他如果需要,宫中自会再赐别人给他……你竟还敢由着自己的性子不跟他同房!”
大伯母还说:“你知不知道嫁入宗室意味着什么?他是你的丈夫,更是天家的皇子,我们谢家虽是大家,也不敢说你嫁给他是‘门当户对’,你怎么能当面说他的不是,怎么能在他教女儿的时候跟他争执?”
玉引觉得委屈极了,她解释说逸郡王并没有因此不快过,尤其是在和婧的事上,她说的话,逸郡王是听了的。
结果大伯母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逸郡王肯听,那是给你留面子,更是因为前王妃刚出事不久,不能再节外生枝。但你自己要清楚尊卑之别,若不然,哪一日他不肯给你面子了,你就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了。”
玉引被吓坏了,而那句“尊卑之别”更让她觉得特别的不舒服!
他们之间,竟是有尊卑之别的吗?她之前一直以为,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该是互敬互爱。她也一直在顺着这个想,觉得自己现下还不适应,但适应之后,日子应该还是蛮好的。
可今天让大伯母这样一说,她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想错了。而顺着大伯母说的去想……她就觉得一点都不好了。
她怎么说也是个贵女啊,让她做卑微态去伺候别人,这太窝囊了。
还不如接着当尼姑。
孟君淮踏进房门绕过屏风,便看到谢玉引面朝墙壁蜷身躺着,虽然看不着脸,仍能从背影里嗅到些许恹恹的感觉。
再细看看,他注意到房中一个下人都没留,看来她果然是遇到什么事了。
他走过去犹豫着推了推她的肩头:“王妃?”
谢玉引猛一抽气,弹坐起来。
二人一站一坐地互望了会儿,她蹭下榻一福:“殿下。”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想家吗?”
玉引心底搐得一阵疼。
她很想在家多住几日,母亲也想留她。可是大伯母说,两个人新婚燕尔,逸郡王就这般让她在家多留几日,可见是有对她多不满意了。
“若殿下喜欢你,必是要催着你回去的。又或者他虽不那么喜欢,但你将府里的事打理得好,府里也是离不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