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破城5 (13)(3 / 11)
是晋贼就好了!”向导答道:“听这动静,只怕是决堤了,你不是本地人,不知河水决堤的厉害,小人十余年前见过一次,那可是惨呀!”
“我怎的没见过河水!”那指挥使正欲反驳,却看到前面一群人向这边跑过来,正是不久前被派出探察东门动静的手下,只见那都头离得还有数十步便边跑边喊道:“校尉,咱们快跑吧,该死的晋贼掘了河堤,河水尽数倒灌下来,已经淹进城了!”
那指挥使见手下这般模样,也不禁有些慌了神,按说这些人生长于江淮之间,所遇到的水流远比北方大,但却不知道黄河与其他不同,其中下游的河床由于大量从上游黄土高原冲刷下来泥沙沉淀,逐渐抬高,已经形成了“地上河”、“悬河”的状态,一旦被决口,黄河水便会倒灌下来,将两边的田园郡县淹没。是以黄河的水流虽然远不及南方的长江大,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造成的危害却远远胜过长江。
“快说,哪里地势较高?”那指挥使一把揪住向导的衣领,大声问道。
“宫城,宫城那边地势高!”那向导这才醒过神来,大声喊道:“宫城城墙也很坚固,只要将城门关紧,就能抵御洪水!”
“好!你带路!”指挥使回头对手下大声喊道:“快走,快走!”
待到一群人赶到宫城,那指挥使赶紧下令手下将各处城门关上,幸喜在城头还看到不少土囊,想必是原先用来守城用的,正好用来在城门内侧堵塞漏水处,刚刚忙完,便看到一股黄褐色的浊浪沿着街道冲了过来,直薄城门,还好这梁国宫城修筑的十分坚固,将这洪水挡在了城外。城上的吴军们这才松了口气。
那指挥使逃得一条性命,回想起刚才的险境,不禁破口大骂道:“娘的,定然是那朱友贞不理政事,连汴京旁边的河堤都修不好,这等昏君不忘何待!”
一旁的向导闻言苦笑道:“依小人所见,这洪水来的蹊跷,只怕并非河堤修的不好。这个季节黄河并非汛期,而且朱友贞虽然昏庸,但在巡河上却是十分在意的,只怕是晋军退兵后,故意挖开河堤,以阻止敌军追击的!”
“这些杀千刀的胡狗!”吴军上下听到这里,也回过神来,个个破口大骂起来。黄褐色的洪水沿着城墙起伏,水面上漂浮着杂物,还有人和动物的尸体,一想到自己方才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一般下场,众人便对撤走的晋军多了三分恨意。
那指挥使想的更远一些,向那向导问道:“那大营那边呢?会不会有什么事情?”
“大营那边倒是没事,汴京这边地势西高东低,洪水定是往西南那边淹的,大军还在西边,定然是没事的!只是苦了千万的百姓!”那向导说到这里,脸色已经是惨淡之极,显然想到了这般洪水之后的惨状。
吴军上下听到这里,个个脸色也不好看,他们大部分家乡都是在江淮之间,自然明白这等洪灾之后,必有大疫,加上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一场大洪灾下来,便数百里渺无人烟,昔日鸡犬相闻的肥沃田园变为荆棘遍地的荒芜之地,往往数十年都恢复不了。其破坏力甚至比兵灾还要厉害的多。李嗣源这一招绝户计使出来,在阻止了吴军追击的同时,也废了汴京附近当时人烟最稠密、最为富裕的一块区域。毕竟这么大的洪水之后,损失的人口财富也就罢了,吴军也不可能抽出人力物力来重修堤坝,那么黄河就会接二连三的反复决口,甚至发生大的改道,在这种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的。更谈不上其他的了。
郑州府衙,吴军帅帐。
“好个李嗣源,好辣的手,好狠的心!”朱瑾猛的一拍面前的几案,几案上的物件被震的落了一地,但两厢的吴将都被晋军决堤的消息给惊呆了,竟然无人去捡。
过了半响,一旁的周安国才回过神来,叹道:“这等绝户计他都使得出来,果然是蛮夷呀,豺狼之性呀!这般一来,和他们的战事恐怕停下来一段时间了,幸好殿下移师西向了,否则正好撞上这洪水!”
朱瑾无声的点了点头,正如周安国所言,这样一来,吴军和李嗣源的战事恐怕要告一段落了,两边的西段战线被黄河分隔,东段则是大片的黄泛区,这种绵延数百里毫无人烟的半沼泽带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道路,被淤积的河道,也没有可以征发的民夫,所有的粮食和辎重都要靠人力搬运,任何将领都会被沉重的补给负担给吓倒的。
“那也只好如此了。”朱瑾叹了口气,不过心中还是有几分如释重负,这样也就不用再和李嗣源交手了,毕竟他出师以来立下的战功已经足够惊人,没有必要再冒险和李嗣源这等宿将再冒险了。
“其实总管也不必忧心,李嗣源虽然抵挡住了我军的进攻,但他称帝之后,与河东的关系已经破裂,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他呢!他能决了下游的堤,我们就从蒲津、孟津渡河就是了。又有何惧?”
“周公所言甚是!”此时朱瑾的心情已经好了不少,笑道:“也好,那便请掌书来,向建邺报捷吧!”
在天佑十五年的冬天中,建邺城中的居民可能是当时整个中国最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