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 / 7)
从我的表情看出来,我不想再同马里诺打交道,我把他归入那种极难相处又不够专业的人,最好能永远摆脱掉。
“你必须去了解他,凯。”
“哼,我没兴趣。”
“他是个很好的警探。”
我不做声。
我们一言不发地坐着。
我的愤怒逐渐升级。我知道不该这样做,但话还是像滚水一样冒了出来。“该死的,本顿!我们得为这些女人付出最大努力,如果办不到,还有别的人会遭殃。我不希望他把事情搞砸了,他心里有成见。”
“他不会。”
“事实摆在眼前,”我压低声音,“他在马特·彼得森的脖子上套了绳索,不再注意其他的可能。”
谢天谢地,马里诺还没出现。
韦斯利下巴上的肌肉抽动着,他没看我。“我也没有排除彼得森涉案的可能,我还不能确定。我知道若说他杀死他太太,这与其他三个案子不符,但他的情形非比寻常。就拿盖西来说吧,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杀了多少人。三十三个小孩,其实可能有几百个。对他来说,所有人都是陌生人。他杀了他母亲,把她切成一块块塞进垃圾处理机……”
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对我来那套对年轻调查员的教诲,好像一个十六岁的小孩第一次赴约,掌心冒汗,唠叨不休。
“查普曼枪杀约翰·列侬时带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痴情于女明星的无聊男人射伤了里根总统与布雷迪。我们试着预测作案模式,但并不是永远成功。不可能每一次都预测得到。”
接着他开始报出统计数字。十二年前,百分之九十五到九十六的凶杀案都侦破结案,但现在不过百分之七十四,而且还在下降。越来越多的案子是陌生人干的,而不是熟人激愤之下的结果。我几乎没有听进一个字。
“老实说,我觉得马特·彼得森有问题,凯。”
这回我听进去了。
“他是个艺术家。人格变态的凶手是凶手中的伦勃朗。他是个演员,我们不知道在他的幻想里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否把幻想变为真实,或者是否有作恶的天分,他太太的死也可能只是出于情况的需要。”
“情况的需要?”我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瞪着他,瞪着洛丽·彼得森在现场的照片。她的脸是张充满痛苦的面具,她两腿弯曲,电线像绷紧的琴弦般绑在背后,扭转上拉她的手臂,然后割入她的脖子。我看到这个魔鬼在她身上做的所有事。情况所需?我不相信这种话。
韦斯利解释道:“情况所需是指他可能非摆脱她不可,凯。比如说,发生了某件事,她怀疑是他杀了前三个女人,他可能恐慌起来,因而决定必须杀死她。他要怎么杀她才不会被抓到?可以用杀其他人的办法。”
“我已经听过这种说法了,”我平静地说,“从你的伙伴那里。”
他的话像节拍器的拍子一样缓慢而有节奏:“凯,我们必须考虑所有的可能。”
“当然。只要马里诺也考虑所有的可能,不要因为定见而使他像戴了眼罩一般。”
韦斯利扫了开着的门一眼,用低到几不可闻的声音说:“彼得有偏见,我承认这一点。”
“我想你最好告诉我他的偏见是什么。”
“这样说吧,当调查局决定选用他参加暴力罪犯逮捕计划时,我们作过背景调查。我知道他在哪里长大,怎么长大。有些事你永远无法忘怀,它们会永远刺激你。这样的事总会发生。”
他说的这些我都想得到,马里诺出身贫寒,家世不足与外人道。他同某类人在一起时永远觉得举止失措。那种拉拉队队员、校花等美女从不多看他一眼,因为他不上台面,因为他父亲的指甲下有泥,因为他太“平凡”。
以前我听那些警察说这类故事足有一千遍了。他们唯一的优势是个子大,又是白人,他们借身上的枪与警徽让自己显得更大、更白。
“我们不应该替自己找借口,本顿。”我接口道,“因为我们不会因罪犯有破碎的童年就赦免他们的罪行。我们当然也不能用被赋予的权力,去惩罚那些提醒我们记起破碎童年的人。”
我不是没有同情心。我完全了解马里诺的心情,对于他的愤怒我也很熟悉。上法庭面对被告时,我有太多这样的经验。不论收集的证据有多确凿,只要被告长相端正,穿着干净整齐,那么,十二个陪审员在心里就无法相信他有罪。
现在我什么都可以相信,但必须有证据。马里诺握有证据吗?他真的在找吗?
韦斯利把椅子往后推,站起来伸展一下身躯。“彼得有他的本事,你会习惯的。我认识他多年了。”
他走出门,在走廊上左右张望。“见鬼,他到底去哪里了?掉进马桶了不成?”
韦斯利结束了与我们有关的丧气公务,消失于午后艳阳高照的人世间。别的地方还有其他犯罪活动需要他的关注与时间。
我们决定不等马里诺了。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但显然厕所之旅把他带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