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人 (5)(4 / 12)
半分笑容。
后殿的小佛堂中,只有一盏油灯孤零零地点燃着,在风雪交加的夜里,显得孤冷而无助。铺在地上的半旧团蒲,正跪着一个锦衣华服的贵妇,此时正双手合十,双眼微敛,表情严肃地对着面前的菩萨念着经文。
萧皇后的脸上满是挣扎和痛苦。
太后见她如此,知道她已是听进了自已的话,神情一缓,道:“皇上对你还是有些情分的,若不是你做得太出格,哪会轮落至此?若是可以,我也不愿你得到这样的下场。只是,你也得为萧家想想,他们,全在你一念之间了。”最后一句话,分明含有别的深意。
萧皇后慢慢地抬起手,拭去脸上狼狈的痕迹,又缓缓地站起身来,腰身挺直,已是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从容,“姑姑,您的意思是?”
太后看了看墙上的一副观音坐莲图,叹了一口气,道:“修佛能够静心。你的心乱了,有时间,就多念念经文吧。”一顿,“也算是为太子祈福了。”
留下心腹宫女收拾好殿中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后,太后又看了仍然站着不动的萧皇后一眼,这才离开了昭明宫。
………………
从记忆中醒过来,好一会儿,萧皇后才道:“回去吧。”
碧染忙上前参扶,小心地扶着萧皇后回去寝殿,边走边说:“娘娘别太担心,虽然皇上现在不爱来,可说不准哪天想起娘娘的好,就会来看您了……”
萧皇后低眉肃目,听而不闻,任由碧染在她耳边一路叨唠,直至回到了殿中。
二月初一,萧皇后向永旭皇帝递呈疏表,言道:“妾自入主东宫以来,受上之厚爱,忝为一国之母、六宫之主,及上表,得椒房仪法、御服冠表,尊贵非常。”
“然妾伏自念,不思而过,自觉幼稚愚惑、不明义理,数及上言,触其怒,犯其事,其罪不可恕……女子当以夫为天,臣当以君为主,虽上念其情不怪,然妾焉敢自得乎?”
“妾愧之,现自请废皇后之位,出居昭明宫,入瑶华寺,望陛下恩准。”
此疏一上,满朝文武全部哗然,后宫更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永旭皇帝看着手中的折子,上面盖着皇后宝印,思考了一会儿,执起御笔用朱砂在上面写下了批语。
“准!”
鲜红刺目的字体,预示着后宫新一轮争斗的开始。
二月初十,诏废后,萧氏出居昭明宫,入瑶华寺,上赐萧氏号曰清阳教主,法号元真。
73章 摄六宫事
建章宫,两仪殿
宇文熙正在跟内阁首辅之一杨沐谈论青州水灾过后的重建还有一些措施。
“就依太傅之意,从今年起,免去青州当地三年的赋税。还有,淮河建修堤坝一事,不能再拖了,开春之后正好进行,就劳烦太傅先拟份名单上来,议后就可决定人选前往青州赴任,无需再拖。”宇文熙看了看手中的折子说道。
杨沐拱手行礼道:“臣遵旨。”
随后君臣二人又谈了一些其他政务,末了,宇文熙突然问道:“太傅,如今萧氏已入瑶华寺,不复皇后之名。后宫不能一日无主,朕欲立贵妃为后,你待如何?”
杨沐一惊,忙从座位上站起来,低头道:“引乃皇上家事,臣不敢妄言。”
宇文熙却是笑了起来,挥手道:“朕恕你无罪,太傅但说无妨。”
杨沐无法,只得先躬身施了一礼,思索了一下,才道:“皇上垂询,臣不敢不回。至于立后之事,臣只有一说。”
“哦?”宇文熙一挑眉,道,“讲!”
杨沐道:“臣请问皇上,若立贵妃柳氏为后,日后皇上所属太子不是贵妃所出,而贵妃来日又产下皇子,东宫之属,当以嫡或以长?而贵妃,又岂能安心?太子既守器承祧,为国之主本,何可轻易动摇?望皇上三思。”
这里的“嫡”自然是指皇后之子,如果柳贵妃被立为皇后,那么她将来生的儿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第一顺位继承人。而以“长”,则是张德妃所出的二皇子,或许宇文熙现在觉得二皇子不堪大用,可保不准几年之后会有所改观,楚王不是就这么变成明君的吗?退一步讲,就是宇文熙看不上二皇子,但将来出自柳贵妃肚皮的儿子,前面至少还有五位皇子,万一宇文熙看中了其中一个……这名分就得乱了。
所谓“立嫡立长不以贤,岂可动乎?”,这个出自前朝某皇后之口的话语,代表着千百年来的明文规定,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宇文熙听罢,微微皱眉,杨沐所说的话,基本上都在他脑中过滤一遍。在他的想法中,柳贵妃生育有困难,若立她为后,日后应是无嫡子所出,一来可以解决后宫无主的燃眉之急,二来也可暂宽柳家的心,然后他可以等几个皇子长大,慢慢挑选合适的人选。只是被杨沐这一说,他才想起来,贵妃只是生育有困难,却不是完全不能怀孕,要是以后真的生下儿子,而他又挑好了继承人,这……
千万想法不过就是转瞬即过,宇文熙慢慢地点了点头:“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