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部分(2 / 3)
问各位,裴相先前为何要辞去盟主一职?”何青泠转向台下上千人朗声道:“正是因为裴相任了左相与剑鼎候两职,既要处理政务,又有了军职在身,这样一来,便失了他作为盟主必须具备的中立性,不再适合担任盟主一职。”
她环视台下群雄,侃侃道:“盟主一职,最重要的是协调各门各派的纠纷,平衡朝野关系,为我武林同道谋最大福祉,这样方能令群雄信服。可若是象史将军这样的在朝大将当选盟主,试问史将军,一旦朝野之间关系紧张,您又偏向哪一方?是以盟主身份调停纠纷,还是以大将身份继续听从兵部指令呢?”
慧律上来道:“郡主,您多虑了,按照先前议定的,凡是军中或朝中人士当选盟主的,自当辞去军职和官职,只有战火起时,才能再担任军职。”
何青泠再是一笑:“即便如此,那我再请问一句,现在在台上的十六个门派之中,除去我青山、峨嵋、素女门、碧华斋都是女子,普华寺、玉清宫均为出家人,其余各门各派均有弟子在朝中或军中任职。若是这些门派之人当选盟主,他们是不是不但应该辞去军职或官职,还要从本门派中脱离,方能保得中立身份呢?”
何青泠话说得有些隐晦,在场上千人却均听懂了她言中之意。武林上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门派之见、正邪之分,这些年来隐有加剧之势。若是由某一门派的弟子执掌鼎耳,而其又偏向于该门派,万事只为本门利益考虑,那么只会令矛盾激化,到时的乱局,可就不是盟主这个名头、这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全控制的了。
可现在,各门派推出一人,全力支持他抢这盟主一职,本就是为了替本门带来更大好处,若是让其就任盟主后宣告脱离本门,那还有必要支持他去竞选盟主吗?
众人未及细想,袁方将手中铁扇一合,拍手道:“郡主娘娘这话讲得精辟,也正是袁某今日为何要提出异议的原因。”
何青泠未料袁方又帮自己说话,语气便放缓了几分:“袁大侠请说。”
袁方转向台下上千群雄大声道:“八月十二武林大会,袁某因有事未曾出席,后来听闻裴相辞去盟主一职,由各大门派推选一名候选人角逐此职,便觉事有不妥。”
台下数十人叫道:“有何不妥,袁大侠快说吧。”
“我武林之中,不但有这十六大门派,还有许多小门小派,也有一些武林世家,更有不少独行之人。天下之大,能人异士众多,若论艺业,绝不比现在台上之人要差。为何盟主一定得从这十六大门派中产生,而夺去其余之人角逐的资格呢?若论到盟主的中立性,岂不是这些人更有资格吗?!”
“袁兄此言,甚合我意!”一把清朗的声音飘来,众人齐齐转头望去。
只见庄前大道上,一白一青,两道身影并肩而来,眨眼间便行到高台之前。白衣人不过二十五六,长身玉立,姿态飘然若举,眉目清雅。他身边的青衣女子,朴素淡丽,不施脂粉,别有姿仪。
袁方笑道:“南宫兄来了!”
袁方一声“南宫兄”,台下顿时一阵“嗡嗡”之声,谁都听过河西“南宫世家”的名号,其独门技艺“凌霄剑法”几十年前曾纵横江湖,鲜有敌手,但因世代人丁单薄,极少在江湖行走,故显得有些神秘,听闻此人便是传闻中的南宫公子,众人不由多看了几眼。
南宫公子向慧律行了一礼,又遥向裴琰拱了拱手,笑道:“我南宫一族是武林人士,这武林大会嘛,自是一定要出席的。”
听过袁方先前之话,谁都明这南宫公子言下之意―――他南宫一族是武林人士,这武林盟主一职嘛,自是一定要来抢一抢的。
袁方先前所言,颇合一些人的心意,当下便有数十人嚷道:“那是自然,南宫公子是武林中人,我等也是武林中人,这武林大会,是一定得参加的。”
干脆有人嚷了出来:“不公平,凭什么只有十六大门派之人可以角逐盟主,为什么我们这些人不行?!”
“就是,若论中立性,我等可是无门派之累、无职务之忧,更能处事公道啊!”
“我们不能当盟主,僧尼道姑女子之流也不能当,难道就只有那十人有资格当啊?”
“说得对极,我看这武林盟主,也该改名了!”
起哄之人齐齐问道:“改什么名啊?”
先前讲话之人大笑道:“改为十二派盟主,或武林一半盟主好了!”
众人哄堂大笑,有人嚷道:“只是不知这一半盟主,是否有人愿意做啊!”
慧律见局势越来越乱,忙高颂一声佛偈,他声如宏钟,将哄闹之声瞬间压了下去。
眼见全场肃静,慧律沉声道:“如何选出武林盟主,是三个月前便经各大掌门议定了的―――”
南宫公子冷冷一笑,打断慧律的话语:“敢问大师,如何选出武林盟主,问过了我们这些人的意见了吗?莫非大师和各掌门并不将我们看成武林人士?”
他声音清朗,话语并不高,却让慧律有些心惊,这位南宫公子年纪不大,内功修为却着实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