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1 / 2)
开始的时候怕等不到他,等到他了又开始害怕留他不住,留住了之后才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开始,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的开始。
彼此相视的眼神中绵延出眷恋与温暖,时空交错,眉目传情。
也不必很急,这一路慢慢走就好。
和谈的事情告一段落,赵子宴代百里容签了和谈书,颜如玉本想多留他几天,但是百里容现在还离不得赵子宴,只能让他回了,是强制带着丹青一道走的。
转眼已是十月中旬,夜冷天寒,严霜遍洒,帐中熟睡的秦尧微微咂了咂嘴,好不容易睡着的秦书听见这细微的动静又醒了来。
明天就要回四方城,他睡不着。
昨日种种仿佛还在眼前,一幕一幕无比清晰,转眼间两个小家伙就要周岁了,他也终于要回到心心念念的地方,那种感情,无法言喻。
做人总是要有几分痴妄,秦书的这场痴妄已经成真。看了看窝在臂弯里被锦被掩了半张脸的颜如玉,又看看小塌上睡着的一儿一女,思绪一会儿跑到这里,一会儿跑到那里,竟然一直发呆发到天亮。
起营拔帐,整顿军容,一下到了巳时,秦书仿佛能听见四方城大门缓缓打开的声音,宋夏早就等不及,在马车上左动右动,不停催促,好一会儿秦书才与颜如玉一起走来。
从早晨就开始飘的雪花这时候大了不少,宋夏呵呵手,掩了掩帘子,生怕冷风进来吹了小家伙,颜如玉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在纷飞的雪中走来,直叫宋夏看直了眼,恍然天上神仙下凡似的。
清极,冷极,风姿高华,让人不敢直视。
颜如玉本想着是要同宋夏一起乘马车,却被秦书拦了,洪飞已经牵了一匹马给颜如玉,颜如玉翻身跨马,身后厚厚的白色披风被风吹起。
本是跟在秦书后面,秦书却等了等,等他跟上,颜如玉就这么骑马走在几十万大军的前头,心安理得,无一丝不妥。秦书这一生,风光与颜如玉共享,除了颜如玉,身侧位置无人有资格,能与秦书并行的,只有颜如玉。
秦书侧过脸看他。发被高高束起,用得仍然是那琉璃冠,白衣胜雪,长发如墨,明明是多情的桃花眼,里头却偏偏藏了三分清,三分冷,只有秦书自己知道,这双眼睛动情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雾气氤氲,勾人心魄,如三月春华,风情无限。
此刻颜如玉像是被笼在雪里,就连周身飞扬的的雪花都显得比其他人身旁的要温柔些,上天也仿佛怕惊了他一般。
四方城宏伟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厚重的城墙,让人止不住仰望,秦书缓缓策马,踏入阔别几年的地方,内门随着马蹄声响也缓缓开了,许久不曾湿润过的眼,眼中的热泪灼得眼眶发疼。
父亲,怀远回来了。
江山犹是,故人已非。昔日离开尚是少年,不知人世艰险,今日归来,风雨无畏已百炼成钢。
心砰砰跳着,像是要跳出胸膛来。
冷风裹着雪花卷过城中街道,放眼望去,街两旁站着许多人,甚至很多熟人,那是当年成衣铺的老板,当年面馆里跟着老板身后的小孩子已经及肩高……
人们远远看到秦书开始交头接耳,嗡嗡说话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大半的马蹄声,身后不时有将士见到自己的亲人,当街嚎啕大哭。
颜如玉看看秦书,秦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人声鼎沸当中,颜如玉看到秦书对他说了什么,看口型是:终于回来了。颜如玉点头不做声,忽地人群中传出个声音:“秦少将军,你终于回来了……”
接着是纷纷接口:“终于回来了,我们日夜盼着,可算是将咱自个儿人盼回来了……”话未说完,人已经哽咽。
“是啊是啊,就知道将军和少将军不会抛下咱们……”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秦书看看颜如玉,有些不好意思,窘得俊脸发红:“四方城的乡亲都非常好,等来*习惯便好了。”
颜如玉笑,心里生出一种叫做骄傲的情绪来。
赵俭齐钟骑马迎面而来,均是满面红光,尤以赵俭更甚。他们比秦书还早了一天到城内,赵俭大声道:“将军,昨儿收拾了一天,将军府可以直接住进去了!”
将军府还是从前的模样,只是少了些人气,踏进院子的时候,仿佛将所有喧嚣都隔绝在了外头,又仿佛他从不曾离开过,这里的一草一木均是熟悉的,丝丝融融家的感觉渗进心里。
秦书拉紧颜如玉的手,颜如玉反握住,两人都没有说话,曲折的小路绕过假山,两人一个人着战甲,一个着白袍披风,相得益彰,璧人一对,站在长长的走廊上,走廊有个转弯,一眼望不到头。
两人慢慢地走,因为裹得厚了,又走了一段长长的路,颜如玉脸色被氤氲出几分晕红来,披风周围一圈厚厚的白色兔毛,衬着淡淡的红晕,整个人更是显得面如冠玉。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颜如玉和秦书并肩而立站在廊下,伸出手接了几片雪花,触景生情。雪下得越来越大,庭中积了薄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