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 / 3)
当日罗今被临时抽调出来,跟着押送银两,二十箱一共五车,他跟着的是最后的一辆。
“……途径天水街后段有不平……有箱子,滑落了下来,臣下意识托了一下……发现,发现……”
“发现什么,但说无妨。”百里璟道。
“……发现有几只箱子里是半空的,和其他几只箱子重量不一样。”罗今一口气说出来,摒着呼吸,大气不敢出。
颜如玉听罢叙述,心里微微一哂,他明白了。
这方大人可是林大人的门生,罗今证言一出,不管是真是假,他必然矢口否认,这样一来,就顺理成章,到时候可由不得他。
“你血口喷人,一派胡言!”又指着颜相,“颜丞相,方某与你无冤无仇,你这样随便找个人来,胡言乱语指派方某,是何用意!”
若不是顾忌着是在朝堂之上,方大人会冲过去也说不定。
这下正合颜相之意,他不急不缓,“还请陛下明察,罗今此人,生有异能,自小跟着父亲在集市之上卖肉,练了一身好本事,物所重多少,经手便可说出大概,东市人人皆知。”
“你胡说,是你们串通好了的,你们这是陷害!”
方大人言之凿凿。
颜相微微一笑,“方大人,颜某并未说你私扣库银,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方大人您,可是一个不慎数错了数目?”
“你胡说,一百万两白银,一点儿不少,柳大人和章大人当时俱在!”
给你退路你不要,怪不得别人。
“押送银两众目睽睽之下,必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少了十万两,方大人年事已高,难免糊涂,臣恳请陛下,亲自清查国库,必然知道那十万两是否真的扣了下来!还颜侍郎一个清白!”
“清查国库”四字一出,不止是方大人,众人都明白,兵败如山倒,查,必死无疑,不查,就相当于承认私扣库银。
环环相扣,竟是叫他进退不得。
这年头国库亏空,是众人心知肚明的事,只要不出什么大事,百里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要是查下去,那必定不是小数目,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到时候死的死,抄家的抄家,罢官的罢官,颜丞相这一招,够狠。
柳大人和章大人看向方大人,见他冷汗连连,已经明白,怕是他真的趁着两人不注意,在上头做了什么手脚,这一下说不定还会连累自己,一时间均是愤慨。
百里璟沉默,殿上一时静极,只留下众人的呼吸声,明白大势已去,方大人再也不敢抵赖,扑通一声跪地。
“丞相大人说得对,是老臣糊涂,当日查账才发现数错了数目,想要补救为时已晚,不得已出此下策,期满陛下,还望陛下赎罪,陛下开恩啊……”
不管那十万两库银是真的私扣下了,还是进了某个人的腰包,或者真的被颜如玉贪污了,无论如何,这国库是万万不能查的,既然已经认罪,就不用再问下去了。
百里璟被他嚎得头疼不已,挥手令人将他拖了下去,罢官抄家,已成定局,赵子宴忍不住在心里大声称快,贪污一事就这么简简单单解决了,姜果然是老的辣,不愧是颜丞相,颜如玉的父亲。
只是这好戏,才刚开头,颜如玉也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颜如玉怎么可能善罢甘休,这苦肉计可是差点儿要了他的命,现在连着苍兰镇的债,也可以一并算了。
颜如玉从座椅上颤巍巍站起来,摸索着跪下,众人见他一双眼睛竟然是不能视物,也都暗自惊疑。
“陛下,微臣尚有一事来不及禀报,求皇上为我镇州百姓做主。”
该来的依旧要来,百里璟更加头疼,还是耐着性子:“颜爱卿请讲。”
事无巨细说了一遍,来龙去脉清清楚楚,说到后来已是满腔愤慨,镇州州府李大人,包藏祸心,谋害朝廷命官,毁堤泄水,置苍兰镇百姓生死于不顾,罔害人命,其罪当诛。
有人为证,苍兰镇县令陈丹青。
陈丹青这个名字一说出来,赵子宴就隐隐约约浑身上下有些难受,只是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况且这名字,大街小巷的,丹青,那么俗,应该不是他。
“传陈丹青上殿。”
远远只见一袭青衣的男子走来,腰间垂着同色宫绦,姿态大方,随着脚步前行,袖口翩然而动,像一片山云,叫人看了说不出的熨帖。
丹青一袭青衫站在堂下,不卑不亢行了礼,将当日之事按照颜相教给的,添油加醋说了一番,李大人密谋害人,结党营私,怎样置百姓于不顾,罔害人命,毁堤泄水,罪不容诛。
一件件细数,不急不缓,怎样引开守卫,怎样埋下水雷,连细节都有,不得让人不信。
百里璟气得发抖,手握在龙椅上,他一心想要颜如玉有去无回,可是还未糊涂到拿一镇子的百姓当做代价,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不在乎多等几年,可是那整个镇子的人命,林相居然擅自做主,简直是要反了!
狠狠瞪了一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