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除圣上与东宫,官不跪官,恐怕赵阳就要跪下请罪了。
户部的颜侍郎,那是谁啊,是大梁右相颜泽成唯一的公子,金銮殿上一品大员,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这般怠慢于他。
“是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怠慢了大人,下官该死。”
“知道就好,你的确该死。”
颜如玉说罢,袖子一挥,桌上饭食一齐落地,噼里啪啦一阵响,又溅了赵阳一身的汤水。
秦书觉得他的话有些过分了,只得在下面暗暗扯了他一下,众随从将士却纷纷觉得出了一口恶气,心底暗暗叫好。
颜如玉看也不看秦书一眼,一甩袖子上了楼。
简傲绝俗。
赵阳连忙吩咐更换茶水,重做饭食,又见秦书是个温厚的,看起来也好说话,恭恭敬敬对着秦书施了个礼,“不知大人想用些什么?”
秦书未多加思量,随口答了一句:“随便。”
驿馆的人忙不迭去准备,秦书若有所思坐下来,觉得颜如玉真的是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秦书总算是看出来了,颜如玉这人,心思虽然深沉,脾气虽然大,但是摸清楚了,也好说得紧,像个小孩儿一样,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你要是对他好,他虽然不一定会明里对你好,但在心里是认同你的,就是嘴上薄了点儿;你要是对他不好,他会将这种不好加倍还回来。
随心所欲,半点儿忍耐不得。
那杯喝了一半的茶水也不是不难喝,只是再难喝,渴了总也要喝,人人都知道茶水难喝,可是找不到人来换,白白争辩也是徒劳,所以索性就先将就一下。
到了该忍的时候却又忍住了。
这种性子,让外人看来,倒是有些无理取闹仗势欺人了。
赵阳不敢怠慢,饭食重做了一遍也很是迅速,秦书用饭也快,但是不显粗鲁,斯斯文文的,一会儿就用完了,打发了赵阳,将饭菜盛了个干净的碟子里,端着托盘上了二楼。
颜如玉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等着送洗澡水,骑了一天的马,也累得慌,听着外面的脚步声上得楼来,停在了门口,下一刻就响起了敲门声。
“远舟,是我。”
下床开门,门外站着秦书,手里还端着托盘,依旧是两菜,一份素粥,却比刚才好了很多。
不待颜如玉让开,秦书径自推门走进来,将托盘放在桌上。
“用饭吧。”
“嗯。”
颜如玉也不推辞,接过他手中的筷子,坐在桌旁,一口一口吃得极慢,秦书也不急着走,就坐在一旁看着。
一份粥渐渐见了底,两人谁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有颜如玉用饭的声音,间或碗筷碰一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两人这样独处的时候还真的不多,秦书安安静静看他用完了饭。
“好了,不过若是有酒会更好。”
颜如玉搁下筷子,心情也好了不少,抬脸见秦书又走了神,果然是个呆子么?这么喜欢发呆,颜如玉挑眉,左眉峰一颗小小的痣。
“酒还是少喝些吧。”颜如玉没做声。
秦书收了碗筷,端了托盘想要出门,想了想,看着颜如玉欲言又止。
颜如玉用了饭,刚才又休息了一阵,难得善解人意:“怀远有话说?”
叫得是怀远,而不是秦将军。
“你是不是觉得和我在一起有些闷得慌……”秦书问得奇怪,颜如玉却听懂了。
很是自然地点点头,薄唇轻启:“是挺闷的,闷得无趣,而且脑子不好使,有些呆。”
颜如玉托着脸,唇边有些笑意,怎么看都不像平日里燕京的那个他。
万万没有想到颜如玉竟然会这么直白,秦书这下真的是一句话也说不上了。
颜如玉继续开口:“闷也有闷的好处,只不过我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天生是要志在四方,指点天下的,还是像子宴那样的比较好。”
秦书心想还不如不问,无奈道:“我不呆,只是不如你们心思……灵活罢了。”
颜如玉表情促狭,开玩笑般接着他的话:“嗯,我和子宴不是心思灵活,是奸诈。”
“哪里,……我不是这个意思。”
秦书忙摇头,见颜如玉笑得促狭才知道他是在和自己说笑,便不解释了。
“我知道,说你呆,还真是呆,傻子。”
后面两个字听起来莫名其妙叫得亲昵,秦书心下突然就那么一跳,也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只觉得自己再呆下去就真的要变成呆子了。
一言不发端着托盘出了门,后面却传来颜如玉低低的笑声,倚在门上长长出了一口气,只听见自己胸口里不怎么规则的心跳声。
原来颜如玉他……,竟然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