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克群雌(3 / 5)
对北京奥运表达不满,也对于相关的政治立场问题表态谨慎,不再和以前一样,高调地支持台.独,由于她以前的一些言论并不是那么出格,也不像他一样,有一整部作品作为证据,至少家庭里还是有一个人可以有希望搭上这班快车,起码,如果北京是一辆快车的话,安吉丽娜还有上车的资格。所以他对这件事还不是那么的放不开,布拉德真正介怀的还是今年年末的双雄之争——《本杰明.巴顿奇事》是他精心打造的冲奥之作,当时在设想中,这将是一部票房奖项双丰收的电影:有噱头,有特技,但又强调演员的演技,剧情有深度,可以说是正对了奥斯卡的胃口,再加上今年的最佳电影势弱,这部片又是以本杰明.巴顿为唯一的华彩、唯一的主角,在年初研究发行政策的时候,布拉德认为《本杰明.巴顿奇事》是有望拿到三大奖串烧,同时在票房上突破他本人记录的。在当时做市场前瞻,评估、衡量诸多对手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当时被认为是‘珍妮弗.杰弗森的愚行’的《与梦露的一周》,居然会妖到这个程度,营造出票房奇迹不说,而且还刮起了全球性的热潮,整个年末,群众是真正地在自发谈论珍妮弗.梦露有多美,哪怕公关再发通稿,在炒作本杰明.巴顿由老变年轻的噱头都完全无用,这种自发的关注粘性极高,横跨了时尚、娱乐、历史领域,也超越国别,一下就让珍妮弗.杰弗森成了全球焦点人物,再配搭她的金球感言,从12月电影上映到现在,近3个月的时间根本没给《本杰明.巴顿奇事》留一点空间,这也让自己这部大作在声势上就完全输给对方,更别提票房上的损失了……
年初定档的时候,自己的思路还是用自己的电影压一下《梦露》的声势——以求保险,免得《梦露》在圣诞档没有竞争对手,票房不错,给了她争奖公关的空间,因为按照常理,特效大片的票房肯定是碾压传记片的,这也让布拉德的失败显得格外愚蠢,而更让他不舒服的是,虽然《本杰明》受了委屈,但导演大卫.芬奇——也是他的好哥们,看起来却并没有因此反感珍妮弗,提到她依然是赞不绝口,这让他有种自己的小团体被分化的感觉:他猜得到大卫为什么这么稳如泰山——萨尔维.图齐虽然拿到了最佳导演的提名,但得奖的可能是微乎其微,奥斯卡出于呵护新人的心理,都未必会给他这个奖,而作为今年另一部声势非常不错,在强劲公关攻势下拿到13项提名,就提名数来说是领跑的大片,大卫在少了这个强劲对手的情况下,拿奖可能性相应增高,甚至可以说,自己的最佳男主角、影片的最佳影片得奖可能性越低,他这边拿到最佳导演的可能性是越高,起码在宣传公关阶段,片方在衡量后,已经把《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公关重点投向了最佳导演而不是最佳影片,从这点来看,也许大卫还应该感谢珍妮弗和她的《梦露》呢。
一切都在计算之中,如果没有《梦露》的话,《本杰明》将会是今年最受到瞩目的大片,《生死朗读》只有凯特.温丝莱特的表现拿得出手,《对话尼克松》根本小众冷门,《米克传》票房冷门题材敏感,《革命之路》过于沉闷褒贬不一,如果不是有《梦露》在……如果不是有《梦露》在!
虽然和《梦露》的八项提名比,《本杰明》的十三项让他们显得更受评委青睐,但布拉德当然知道实情并非如此,那是因为《本杰明》比《梦露》足足多了一个特效部门的提名,而其在这方面的突破确实不容小视。就今年所有前哨奖的反馈来说,评委们对《梦露》的钟爱远远在《本杰明》之上,而这一点也让他颇为幽怨: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一定要付出代价,就像是他,《西.藏七年》让他积攒了一定的格调,引起了一些团体的注意,也让他拿到了一些原本没有的资源,所以他现在在付出代价,虽然痛楚,但这也合理。可这条定律对于珍妮弗.杰弗森似乎并不起作用,就像是她抢了《本杰明》的风头,却依然没有损失大卫的好感,刚才还和他热情拥抱,谈笑风生一样,她对北京的阿谀奉承,竟然没有损伤到她在影评人中的人气,恰恰相反,那些政治倾向热情而又盲目,总是会因此热血上头,为乔治抵制北京奥运的行为大声喝彩的那些娱乐人,对于她却根本是选择性失明,根本不把她为北京传递火炬的事看作是政治*件,好像转头就忘似的,一点都不妨碍他们为她颁奖,而与此同时,她在中国的电影则压根不需要通过审查、删减,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全球同步……
就艺术指导这个奖项来说,即使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客观地看,布拉德也认为《本杰明》是更有资格得到这个奖的,毕竟这部影片的布景贯穿了本杰明的一生,年代变迁多且频繁,场景也是变化多端,非常考究艺术指导的功底,和时代相对单一,场景也较少的《梦露》比,难度明显大,当然《梦露》有场景漂亮的优势,但……
“而奥斯卡将去到——”丹尼尔.克雷格把信封送到了莎拉.杰西卡.帕克跟前,对方瞥了一眼,笑着说,“多纳尔.伍兹,《与梦露的一周》!”
‘哗——’一阵热烈的掌声顿时响了起来,布拉德迫使自己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轻轻地为竞争对手鼓着掌,他心底一阵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