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改尽江山旧 > 第三十九章 奇门

第三十九章 奇门(4 / 4)

成一个石井。井口腾起一阵尘埃,夹着泥土味道。两人望着那幽深的石井,半晌,里面悄无声息,承铎道:“我七杀重,我下去看。”

东方将粗一些的木枝烧着,承铎咬了匕首,撑住石壁,往下行了约两丈深才着地,顺着那个洞口往前走了两步,里面豁然开阔,树枝的火光照不见尽头。东方紧随他下来,才一进到石洞里,便愣住了。

两人默然站了片刻,东方惊疑道:“你方才说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

承铎叹道:“看来是我说的不够数。”

注:

一、前文中我写,承铎把那一张纸折成小块,放在了靴筒里。这不是偶然为之,我忘了解释一下。

古人衣服没有口袋,汉晋时期是宽袍大袖,东西都放在袖子里,这种习惯一直沿用下来。外出带钱带物,或用小的钱袋系在衣上,或用褡裢扛在肩膀上。到了清代,满族男子常年骑马,衣服都是窄袖;又因为额发会飘飞阻碍视线,故而都剃前额。清王朝强制的剃发、易服令,也改变了中原汉族的习惯。于是随身的东西没处揣了,发展到脚上。

所谓靴筒并不是塞在靴子的里面。《红楼梦》里就有说,贾政领人观赏大观园之初,问园中建设情况,贾琏便从靴筒中掏出一张纸来,说如此这般。当时靴子是有夹层的,在靴口外略低于靴口边缘处,方便携带文书票据之类,尤其是常常出门办事的人。估计那时候男人换靴子,就像我们现在换包包,也要把塞在靴筒里的东西换到令一双靴子里。而靴子,特别是皮靴子,一般来讲,是不用洗的。至少我的仿皮包包,最多用水擦一下,要是深色,擦也可以免了。

所以请勿因为承铎现在又把那张纸从靴筒里拿了出来就联想到他一直不洗脚也不刷靴子。汗之……-_-||

二、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奇门九字诀,原是道家的符咒。《抱朴子·登涉》:“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后来演变成“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东方写的那一个方式,是从内而旋至外。其实正确的写法不是仅仅是这样。我只是写小说,就不搞全套复杂的了。这个咒应用非常广泛,密宗里还有结印配合的手势,一字一印,吾怕力量刚强,不敢学。有时候日本动画或者游戏里面也有,而且发音是模仿汉语发的,就是唐朝时传入日本的。

有兴趣可百度之,百度上的内容就当是了解吧,那上面说的一些方法,也不尽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