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一百九十节 归来(4 / 7)
说话吧,那伙人,就我看也就是卖大力丸胸口碎大石的本事罢了,一副倚老卖老的架势,全身上下就嘴皮子最厉害,我看了就讨厌。要不是白总镇拦着我,我当场就捡块石头开了他们瓢!这种资色,拿到我们边关来,见到魔族怕是走不了两个回合。”
众将听了都是哈哈大笑,大家都觉得,孟镇督虽然是东陵卫又是读书人,但他可真一点不迂腐也不死板,说话有趣得很,很投丘八们的胃口。
当晚宴席就在谈笑风生中渡过了,大家聊天说笑打详,半点正事都没提。只是在快散席的时候,孟聚才对着旅帅们说:“这次,谢谢兄弟们帮忙了。他日,弟兄们有什么事,只管招呼一声,孟某水里来火里去,万死不辞!”
旅帅们都肃然:“哪里,孟镇督客气了。大家同在东平,同舟共济是自然的事。”
众人对视一眼,都是会心一笑。
时间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去了,曾经喧嚣一时的诸军齐聚靖安事件,最后消散得无影无踪,连一点波澜都没激起。
…………
太昌九年,六月五日,夏日炎炎,知了在树林中昼夜呜叫着。
外面响起清脆的敲门声,王柱过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清瘦少年。他很有礼貌地对王柱躬身:“王先生,孟长官想见您,您现在可方便?”
王柱认得出,眼前的少年是孟聚的近侍王九。当孟聚还是靖安署的一个小主办时,这少年已经跟着他了,如今,孟聚当了东陵卫的镇督,这少年也跟着过来省署,帮孟聚处理杂物和跑腿传令等工作。
“好的,小九,我换身衣裳就跟你过去。”
听到,“小九”的称呼,王九脸上隐隐流露不悦。虽然他连正式军官都不算,只是一个杂役,但省署里谁见了自己不要客客气气地称一声“九先生”?
少年很精明地用笑容掩饰了不满:“好的,王先生请快点,莫要让镇督大人久等了。”
少年脸上一掠而过的不满并没有瞒过王柱的眼睛,看得出对方谦卑笑容后隐藏的骄傲,王柱不由心生感慨。
当年,自己不也是叶镇督的“身边人”吗?那时,军官们见了自己,不是一样笑脸相迎奉承不断?但一朝风云变幻,叶镇督身死战场,树倒猢狲散,自己从人见人爱的娇宠儿变成被嫌弃的弃子,险些连命都丢了。
真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啊!
经历过春风得意的张扬,也经历过苦难的磨炼,闯荡江湖日久,王柱的心性已变得沉稳豁达,当然不会计较这种无知少年的想法。他很快换好了衣裳,跟着王九到了镇督官衙。
见到王柱进来,孟聚显得很高兴:“王兄弟,你来了!快过来,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镇督,什么好消息呢?”
是这样,你案底洗白的事,现在已经解决了,豫南东陵卫已经撤案了,我跟廉清处那边打过招呼了,你随时都可以去那边复职报到。今天叫你过来,就是想问问王兄弟你,想在哪个部门做事呢?”
虽然早有预感,但孟聚动作的迅速还是让王柱吃了一惊,才短短十来天功夫而已啊!
“孟兄弟,豫南陵署的镇督刘大人……他怎么会答应的?”
“事情却也凑巧,前几天,一伙流窜的马匪跑到了你们老家,洗劫了那个李富万的庄园,姓李的被马匪杀了满门,一个活口都没留下。既然没了苦主,没有人追究,刘镇督也没了顾忌,我托人一说,很顺利就撤了案。
王兄弟,你现在已是个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了,东平陵卫欢迎你归队!”
孟聚妮娓道来,面带笑容,和颜悦色。
王柱蹙着眉,目光闪烁。望着孟聚的笑脸,他的心情复杂,百般滋味都在心头。
王柱至今还记得,自己与孟聚的第一次见面。真的难以想象,当时那位青涩、正直的小军官,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怎么变成了这般心狠手辣的东平镇督!
看到王柱神情异样,孟聚扬扬眉,笑道:“王兄弟,你也不用想得太多,既然你杀了他两儿子,跟那李富万结了死仇,他们一家死光,正是一了百了!这种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劣绅,想来平时不会少干缺德事。这种人,死了也就死了,没必要为他们烦心。”
明知不该说破的,王柱还是忍不住了:“孟兄弟,你为了我……不值得啊!我老王是烂命一条了,可你是好人。杀人灭门的事,可是干犯朝廷律令的啊,你不该脏了手啊!”
孟聚哈哈大笑:“王兄弟,你迂腐了!我辈男儿横行世上,所作所为,只需问心无愧即可!所谓朝廷戒令,鲜卑人制的律令,我华夏男儿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你说脏了手,哈哈,王兄弟,我的事,你不知道的多着呢!去吧,王兄弟,你先去廉清处报到。等你回来,我们两个慢慢详聊吧。”
看着王柱耷拉着脑袋走出去,孟聚嘘出口气。
今天,他把话说得“很透”,几乎是点明了,倒不是盼着王柱对自己感恩戴德——两人是生死之交,也用不着这一套。他是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