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敌不动我不动 (5)(2 / 12)
病,倒耽搁下来。因周濂要去安吉开铺子,他也把主意打到安吉去。
这些天来,与安吉冯府的接触,可不全是为了府里的生意。想了想便点头,将银票重新袖回,陪着李海歆何氏叙了些话,给虎子讲了一页书,时至半晌午,不见李薇回来,情知是见不着了,便起身告辞。
李薇到了田中,现如今田中已是派繁忙景象,长工们已在早熟的麦子田里开了镰,钟明见她过来,带着五个长工迎上前,笑道,“五小姐,您要的人都找好了,要怎么割?”
李薇看看自己那块试验田,还有些微的青色夹在其中,心知还要再等上几天,便走到一旁已黄透的麦子田里,招手让那几个人跟上,在一拢麦子穗中挑了一只最大的,掐断下来,举到众人眼前儿,道,“你们的任务就是在麦子田中找麦穗大的单割下来,然后……”
她伸出另一只手,在麦穗的上部的三分之一处掐断,拎着麦子头道,“……然后,将麦子头部单独存放起来,剩下的可以与其它麦子混和,麦子头一定要单独存放。”
“听明白了么?”
“明白了。”几个长工眼中虽然闪着疑惑,却还是齐声答道。
李薇又一连掐了几根麦穗,做了示范。钟明拿着麦穗在一旁看了许久,突然道,“五小姐这是想留麦子种?”
李薇在纱帽下挑挑眉毛,轻笑,“不错。你怎么看出来的?”
钟明将麦子穗举起来,指着上部笑道,“平时不注意,方才仔细一看,麦穗顶端的麦子粒长得更饱满,而下部的麦粒长得却瘪,在五小姐身边久了,便猜您是想留来年的麦种子。”
李薇微微点头,心说,麦子是顶端优势作物,而且是顶端优势极为明显的作物,这种留方法,也许能使来年的麦子长得更壮一些。
钟明猜中,显得极为高兴,种子事大,每个农人都知道。他大声的向几个长工重复了要求。
李薇则带着麦穗几个直奔她上次发现新麦种的地方,那几株麦子已经熟透,李薇毫不犹豫的将那十来根麦穗子掐了下来,轻轻揉开一只麦穗,饱满微圆的颗粒登时显现在面前,李薇强压着心头的喜悦,将那十几个麦穗子将到青苗随身携带的小布袋中。
165章 有靠山的感觉不错
五月初五后,城郊外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麦收景象,太阳火辣辣的毒,李薇只每天早上或者傍晚去田里瞧瞧,当然她不去瞧也可,有钟明管着,那些长工们又是自家用熟的,麦收也并非什么复杂精细的活计。
她去瞧的,主要还是看采收种子的进度以及她那几亩试验田里麦子晾晒的情况和收成。她最关心的当属收成。
这几年田里水肥充足,其它的麦田,一亩收三至四石,这个相当于前世的亩产五百斤左右,与她记忆中儿时农村落后耕种时的产量相比,已经能打个平平。但是,与周边旁的人家的良田相比,却也只是每亩能多出一半石而已。
而她的那块试验田,在李薇看来,水肥更足,应该亩产四石至五石,才能达到她的心理预期。
如果能达到她的预期,那么便说明粪丹的肥力足够,秋粮作物仍可以随水追施粪丹,而且荒地之中,也可以随水追施,确保秋粮的收成。
这天早上,风极爽利,李薇用过早饭,要去田里。李海歆本是也要去看看,但是,后面院子还余下些收尾的活计,另有匠人工头要结余帐,他一时走不开。
何氏便说,一日不去也成,等明日让李海歆去,李薇便说,她在田里瞧过他们过称便回来。
几个丫头和方哥儿也很兴奋,在车上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今日要称量的试验田的收成。
李薇微笑不语,心中却想着另一宗事儿。那块田无论水肥均不缺,更没有受遭受虫害,麦苗稀稠也是精心她精心控制过的。无论今日称量结果如何,在现有种子里,麦子能达到这个收成,几乎是最高最好的,已是极限。
现有的种子抗风抗倒伏能力不强,且麦子叶极多,种得太稠,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使麦田下部密不透风,不利于麦子生长,反而会降低产量。若要再进一步增产,只能指望她发现的那几穗新种子了。
李薇几人到时,钟明已将试验田里晒干的麦子扬好晾晒干,堆成了堆儿。这会儿已将上面盖着隔露水的草栅子揭起来,晾去清晨的潮气。
这块打麦场是在原先的麦子田里临时压出来的,足足有五六亩地大小。等麦子全部晾晒干入仓后,再浇水犁田后,种上早熟秋粮作物,如绿豆大豆等,两不误事。
“五小姐,咱们开称吧?”钟明领着几个长工过来。今儿又有十几亩的粮,晒干晾净要入仓。现在都推成尖尖一堆儿,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金黄色丰收的光泽。
李薇笑着点头。钟明招呼长工们过来称量,称量的结果是一共收了二十八石的粮食,李薇有些遗憾,这块试验田是六亩大小,折合下来,一亩不足五石。
钟明与长工们则是乐得喜笑颜开,都说从未见过这么高产的麦子,有人说,某地有户人家,以塘泥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