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不同的选择(3 / 3)
大错。其实,大家都会有这种想法,自己倾注大量心血的东西被别人弄成烂摊子,任何人都可能一赌气拂袖而去。但那是普通人,戴高乐是政府高官军队领袖。
人民选他出来,不是为了让他赌气,更不是丢下祖国叛逃外国。法国签订停战协定时,尚有百个师聚集在相对平静的南方,而且很漂亮地挫败了意大利的侵略,世界第四强大海军完好无损,北非殖民地进可攻退可守。停战协定只涉及被占领的北方,有军队、国土和愿意抵抗的人民,事情远远未绝望到一走了之的地步。
更何况,戴高乐准将不是一走了之这么简单,他在别国发表演讲,公开号召本国人民放弃正在战火中祖国,到国外去为他个人的政治野心战斗,不过……”舟冠升侃侃而谈,讲出一番道理,司马忍不住哈哈大笑,不愧是学法律的出身,一上来,就把戴高乐的叛国罪名坐死。
“其实,少山,也不能这么说,戴高乐毕竟是为了法国,当时法国被失败主义笼罩,离开是为了更好的为法国战斗。”罗臣伯替戴高乐打圆场,自由法国特使就在西北,总理还曾亲自予以接见,国务院已经准备支持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少山的一番话,无疑把戴高乐的叛国罪名坐实,共和中国岂不是与叛国者合作?
“臣伯,就事论事而已,根据中国刑法,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共和中华国家安全的行为。犯本条规定罪责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担任重要职务者叛逃,携带国家秘密叛逃,叛逃后发表有损共和中国言论,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终身监禁直至死刑。
掌握国家秘密工作人员犯本罪,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请问,同样的事情发生于我国,我国法院给予的外罚,恐怕不仅仅是死刑,司法部会批准对叛国者追杀,不计代价。”舟冠升发表看法时,司马暗暗叫好,望向舟冠升目光中带有赞许之意,他提出的事实无法辩驳,正基于这个事实,戴高乐才会主动向中国抛媚眼,让司马看到分裂欧洲的机会。
德军苦苦支撑,中俄联军在欧洲大地攻城掠地,一路凯歌,让美英颇感威胁。英国人老奸巨滑,一方面坐视中国打击德国,另一方面又拒绝与中国签署和约,使得中国不能利用英国进攻西欧,甚至连舰队都不可能调往地中海。西欧流亡政权可能在中国军队到达前,利用地下抵抗组织争夺政权,导致中俄联军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会像二战后的苏联,只得到东欧,最多加一个完整的德国。而为了完成夺取欧洲的目标,联军参谋部才会制定南北进攻,中间防御的冒险进攻战略,形成对德国的两面包围,把对德国本土进攻置于最后。“我们需要法国,最少半个法国。”司马微笑道。“半个法国?”“没错,半个法国,半个自由、民主、受人民支持的法国和半个独裁的法国。”
端起茶几上的茶杯,闻着杯中铁观音的清香,尝一口清香的新茶,司马脸上笑容越来越浓。过去几天,他一直在思考,舟冠升的话坚定了之前的决定。分裂法兰西,用法兰西分裂将美国和英国定位成欧洲的敌人或自由世界的敌人。
“美英为阻止中国占领欧洲,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从法国北部发动大规模登陆战,尽管美国从太平洋抽调大量舰艇,但很难满足战争需要。西线有185万德军,其中80万是经历过残酷东线战争考验的精锐部队。在意大利,60万德军,就差点把英美赶下海,何况近200万德军精锐。美英无法承受大规模登陆战的风险,发电机计划不可能执行两次。”
司马眉飞色舞,“美英都明白,如果中国控制欧洲,意味什么。英美并不是在戴高乐和贝当之间选择,而是要夺取欧洲控制权。相比风险系数高的登陆作战,从法国南部进攻更符合现实,虽然面临交通问题,但只要占领尼斯,法国南部大门就向盟军敞开了,最重要是,在法国南部,只有30万德军。”
“先生,那么,美国人为什么选择贝当?美国只需要调整进攻方案而已。”秦少峰疑惑的反问。刚当选复兴党副秘书长的他,秉承多听少说的原则,毕竟在这间屋内他是小字辈。
“贝当作用非戴高乐所能比拟,法国人会选择一个叛国者为政府领导人吗?而且从国际法上来说,盟军对法国的进攻是入侵行为,贝当却能让入侵行为合法化,贝当从来不是德国的合作者。火炬行动时的不抵抗,土伦舰队自爆都是佐证。”司马耐心的解释。在另一时空,美国人同样不相信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诺曼底登陆后,美国人大吃一惊,法国早就把戴高乐和解放联系在一起,形势所迫,美国不得不屈服。
“为了欧洲,美英选择贝当理所当然。扶持戴高乐是为对抗德国,选择贝当是为了尽快解决法国南部问题,与中国争夺西欧。这同样是贝当为法国赢得解放,挽回自己声誉的良机。维希政府官员,也可以藉此保住性命与职位。孰不知,代价就是法国。”司马喜笑颜开,“对于我们,同样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