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这里是新加坡(3 / 4)
负责。自己从澳大利亚把他们带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地方的的送命,澳大利亚人曾勇敢的战斗过,但现在任何战斗,都毫无意义,新加坡沦陷不可避免,战斗只是增加死亡而已。
“军队已失去抵抗意志,前天中国人投下成百上千吨炸弹,昨天中国人投下的更多。大量逃兵试图逃进中国安全区,中国人已答应收留我们的伤员。将军阁下,你命令反攻,我们反攻了,但数以千计澳大利亚青年正在白白送死、白白流血。平民生活中,我是个医生,病人一条手臂情况很坏,我会把它切掉,但如果全身都不行,手术便毫无意义。新加坡局势正是如此,继续战斗只是徒增伤亡。”
医生出身的马克斯韦尔全然不顾帕西瓦尔愤怒的神情,在司令部大声申诉。司令部外的参谋人员膛目结舌的盯着这位大胆的“准将”。他要投降?“滚出去,现在。”珀西瓦尔指着门大吼一声。假如不是担心澳大利亚人的反应,珀西瓦尔恨不得把马克斯韦尔送上军事法庭。
就在马克斯韦尔被赶出司令部时,前线总指挥贝内特将军在参谋人员建议下,命令节省越来越少的子弹,只有在保卫环形防线时才进行射击,如此冏境,所有人都知道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新加坡虽遭受前所未有的轰炸和炮击,但轰炸和炮击主要集中在英军要塞和弧形防线,并未造成新加坡的慌乱。但偶尔落入市区的炮弹,仍让人们感到一丝惶恐不安。但在国防军划定的安全区内,却风平浪静。尽管安全区外,有近千名英军荷枪实弹的“保护”。安全区是国防军和国际红十会协商后,在新加坡划定旨在保护平民的非交战区。
90%以上华侨和平民在新加坡战役打响前,撤入安全区。当外界激战正酣时,安全区国泰大楼电影院仍有人排队买票看《北国故事》这部爱情电影。拄拐技和战友们脱掉军装进入安全区的马克匪夷所思,战争对这里竟然没有任何影响。享受着如火如荼战争中和平宁静安全区的生活,马克庆幸自己的决定,用刺刀刺穿大腿。
“先生们,即然选择进入安全区,那么从进入安全区到战事结束,你们必须以非武装人员身份在这里集中居住。战事结束后,如中国赢得胜利,我们将交出你们,你们会被投入战俘营,假如英国取得胜利,同样会交出你们。在这里,你们的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证,但很难保证以后。”站在“安置楼”台阶上,李书安对一百多名英军伤员郑重其事的交待。
昨天,由六名中国人、三名英国人、一名澳大利亚人组成的安全区委员会,经过讨论决定,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准许联邦军伤员进入安全区躲避轰炸。从那时起,短短一天一夜,安全区已接待安置1.2万名英军伤员,其中很多士兵是自伤。但无所谓,大家并不介意保护伤员,每增加一名伤员,前线英军防线上就减少一名士兵,国防军就会少流一滴血。
“先生,生活费每天多少?”F连威尔斯少尉举手问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进入前,大家得到通知,国际红十字会只能向重伤员提供食物,其它人要自己想办法。“一镑,请到那里交费,每天一次。”李书安话声刚落,台阶前一片混乱。伤兵没料到费用竟如此之高。但伤兵还是顺从的到收费处交费登记。付出金钱,却保住生命,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先生,如果不吃这里的食物,费用是否可以减少一点?”背个大包的马克讨价还价。自己身上只有二十多英镑。谁知道战争还要继续多少天,万一没钱了,就会被赶出去,还要回到前线。自伤前,马克特意从部队偷了满满一包罐头,就是为了逃到安全区后,靠罐头渡日。“可以,0.4镑”。
交费领取入住牌后,进入“天安旅社”,马克看到一楼大厅牌桌上,赫然坐着个熟人,竟是自己的营长。半月前金马士战役时,一发炮弹炸断他的腿,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还以为他死在医院,没想到竟然也到了这里。“长官!”马克和D营二十多个士兵,向长官敬礼。他乡遇故知,值得庆幸。“稍息,当提前享受战俘待遇,反正早晚都会到战俘营相聚。”
打牌的托利并没有理会自己的战士,这帮胆小鬼,一定是把自己弄伤来到这里。自己并不愿意来这,但军医为了保护伤员,当然更为了节省宝贵的药品,向长官建议,把所有失去战斗力的重伤员都送进安全区,长官们竟然欣然同意这个瓦解军队士气的建议。最让人痛恨的是有很多自伤进入的士兵,甚至还有军官。
西部防区激战后,澳军溃不成军,士气也低落至极。很多人自伤跑入中国安全区,安全区同意保护放下武器,并作出承诺不再参加战斗的伤员。为什么会溃不成军?看着疯狂涌进安全区的伤兵,托利百思不得其解。在柔佛州和金马士战役中,澳军打的非常出色,但现……
“战俘营也不错,至少不需要再付生活费。我现在只剩五镑,只能再呆五天,我不想为了狗杂种的马来亚,把命丢在这里。”一个躺在床上的士兵听到长官的话后大声嚷嚷。“英国是英国人的,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人的,马来亚只有狗娘养的才要它。”旁边一些士兵跟着重复。“你们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