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香港(2 / 4)
,切断英军水源。
军事情报人员从英印联军战死军官身上搜到防御部署图,掌握了岛上防御部署和火力配置。随即国防军以重炮将各防御重点一一摧毁,守军防线迅速瓦解,国防军进攻部队推进异常顺利。
“24小时内拿下香港。”刚步入国防军参谋部指挥大厅,司马就听到电台内传出自信的保证。
“华之,这是62师师长彭得华的保证,62师用21个小时打下九龙。消灭英印联军1462人,俘虏1845人,62师阵亡217人,受伤254人,战果辉煌。共和六年彭石穿还是远征军上士时,被1300名红军游击队包围,连长阵亡后,带领全连75名战士,在严冬中坚守7天,为机动营歼灭布里亚特红军主力创造了机会。他虽然只在共和七年西北军校进修班读过半年,但的确是将才,适合打硬仗。”
蔡锷对只读过两年书,靠打硬仗一步步从士兵到上校的前湖南省国民警卫师副师长彭得华赞赏有加。彭得华不是正规军校出身又非保安系,干至国民警卫上校军衔基本上就封顶了,这次让他出任国防军62师师长,是自己破格亲点。司马深知蔡锷为人,平素很少夸人,但只要夸人,此人绝对有真材实学。
香港战役是收复中国最后一块被占领地的关键战役,蔡锷放心让彭得华带领刚组建不到二个月的新编师攻打香港,可见松坡对他不仅只是青睐,更是对他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62师?不是五月底刚组建的五个新编师之一吗?用一个新编师攻打香港,看来松坡对彭石穿青睐有加啊!现在是5点15分,只要彭石穿能在明天此时打下香港,破格提升为少将。七年的排长,到今年14年,打过自由战役,打过朝鲜,国民警卫队上校,少将正合适,指挥一个军军衔虽有点低,没关系,国防军更看重能力,打下香港后,我保证新动员的70个军中,有一个军由他指挥。”
蔡锷自信的笑笑,“华之,即便让彭石穿指挥一个集团军也不为过。等打完香港,原计划调62师去马来亚,现在看来,需要调整一下计划,毕竟他需要完成集团军组建工作。”
“战局进展如何?”对于蔡锷的自信,司马并不意外。相比军官晋升,司马更关注战局,菲律宾、马来亚、缅甸三条战线先后展开,司马难免忐忑。按照计划,必须在三个月内,彻底结束三条战线的主要战事,在大陆方向进攻重点转向印度。
“菲律宾,第12集团军十小时前在林加延湾登陆,正向马尼拉进军。麦克阿瑟下令实施“无翼龙计划”,放弃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据险防守。陆战第二师实施机降,阻止美菲联军撤往巴丹的企图。海军潜艇部队两次尝试潜入马尼拉湾都以失败告终,马尼拉湾水深、面积有限,不利于潜艇攻击。缅甸部队正在集结,预计两天后,发起进攻。”
蔡锷向司马介绍战局时,司马趴在地图上,注视着诺大的南方战场。战争开局异乎寻常的顺利,一天内彻底打垮美国驻菲空军,迫使海军南撤至荷属东印。“松坡,英国舰队抵达什么位置?”司马关注道。海军完成支援南方作战任务后,将集中南北二洋主力,拦截美军太平洋舰队,而英国舰队,则可能导致中国海军力量分散。
相比英美海军,中国海军在经验、历史上均逊色不少。在国防军武装力量中,陆空军战斗经验丰富、装备先进,但海军受限于历史因素,成为国防军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海军只有24年历史,尽管拥有世界第三的规模,但海战胜利并不仅由舰队规模决定。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而在中美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陆空军,恰恰是最薄弱的海军。
海军将在数亿平方公里的太平洋上迎击美国舰队。之所以暂缓解放荷属东印度,除此地域划归日本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海军力量的完整,无论美国派出舰队规模大小,中国都会以南北二洋主力迎击,不计代价赢得海战胜利。随后海军主力将全力以赴向夏威夷进攻,打掉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立足点,为赢得战争创造机会。
“总理,根据情报,以威尔士亲王号为首的英国舰队刚刚驶过直布罗陀,计算其航速判断,英国似乎并不准备用舰队增援新加坡。”参谋指着直布罗陀海峡说。“不准备增援新加坡?”司马诧异的反问。
“总理,按目前Z舰队的航速,通过苏伊士运河约一周后,第二陆战师已攻进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巴鲁。Z舰队到达印度时,新加坡英军已经投降了。根据调查局情报,英国人准备放弃东南亚,在宣战前英国就已经意识到东南亚很难在国防军攻势下保全,之所以派出舰队,目的是为东南亚英军壮威,并向我国传递强硬信号。
最重要的是,当我国对美宣战后,刚刚驶离英国本土的舰队不仅没有加速,反而减速,充分表明英国准备放弃东南亚。目前英国正试图进一步充实、扩建殖民地兵团,用战后独立等诸多条件,换取印度人抗击国防军。英国的计划是放弃东南亚,坚守印度。”
“坚守印度?”司马沉吟。东南亚战局毫无悬念,即便另一时空,日本都轻易夺得东南亚。司马趴在地图上眉头紧锁,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