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洋彼岸(2 / 4)
。哈定并不希望发生在亚洲的战争,进一步影响政府脆弱不堪的名声。
“先生,日本失败从战争爆发时就已经注定,失去海军保护之后,日本就像一个赤裸的女人一般,将任由中国蹂躏。在南满和朝鲜的军队,也将会遭到全歼。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和日本的军事潜力,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中日两国的钢铁比例是7:1;石油115:1;飞机7:1;运力35:1;劳动力11:1,日本不可能赢得战争。
这场战争后,我们所需要面对是实力重新洗牌的亚洲,一直以来,日本都是太平洋安全最大的威胁,而在战后,崛起的中国势必成为大洋另一端一个强劲对手,所以我认为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日本人输掉最后一条裤子前,让他们主动结束战争!美国必须调停中日战争,以起到平衡两国实力,让其互相牵制的目的!”国务卿休斯提出建议,平衡!美国在亚洲所需要的就是平衡与互相牵制。
“查尔斯,我想现在至少不需要再为3个月后华盛顿会议担心是吗?中国海军自杀式攻击帮助我们让日本海军完成了裁军!要知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可选择温顺的中国人,而不是充满扩张欲的日本人。让日本人停战?即便是日本人输掉最后一条裤子,他们也很难选择停战!”一直沉默的海军部长埃德温比笑着插话,相比他人对亚洲局势的担忧,海军部长对中国人解决了日本威胁感到非常兴奋。
早在1921年欧战正酣时,当英日同盟到期后,尽管日本仍想继续保持,而英国也认为有这个必要,但美国却坚决反对。同为协约,早在那时埃德温比就在国会作证 “假如英日同盟继续存在,美国要维护其安全,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当于英日两国海军之和的海上力量,这就是说美国必须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而国会中一些参议员甚至更明确的指出:英日同盟是我们与远东太平洋关系中最危险的一个因素。
美国甚至声称:美国对爱尔兰的独立是否予以承认,当视英日关系而定。以此向英国施压,威逼英国放弃英日同盟。甚至不惜以停止贷款、与德国举行和谈等做为筹码,最终迫使英国放弃英日同盟续约一事。
自欧战结束后,日本海军一直试图扩充实力,日本海军的扩张引起美国警惕,进而引发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哈定总统就对媒体称:美国愿意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一起研讨和磋商,提出裁减军备和减轻陆海军难以承受负担的方法。几周前,美国国会以绝对优势通过海军法案修正案,授权总统:邀请英日政府代表参加一个旨在迅速达成某种谅解和协议的会议,使参加会议的英、美、日等国海军建造计划在此后5年里减少到协议所规定的程度。
随后长袖善舞的国务卿尔休斯就开始与日本政府接洽,督促其参加在美国召开削减海军军备会议,同时协商解决两国和其他相关西方国家海上力量,以及在远东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在中国)。而日本在月前同意参加美英法日意中限制海军军备会议,中国尽管是与会国,但只是这次 “外交大会诊”的首要 “病人”而已,中国并没有赢得国际地位。
而现在,中国对日本的打击,却让对日本海军扩张警惕到极点的埃德温登比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日本海军遭受重创,中国 “帮助”日本完成了海军裁军,同时还帮助美国解决了太平洋安全的心腹大患,相比于日本的海上扩张,在登比和大多数美国海军中高层眼中中国海军的扩张是 “自卫”性质、有 “节度”的扩张。
“那么中国呢?中国海军就不会扩充军备吗?尽管欧战结束了,但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保持极高的发展水平,他们的经济是日本十倍,美国人均收入是375美元,中国只有55美元,但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各国在华特殊利益被中国人视为奇耻大辱,他们之所以对日本宣战,根本原因就是日本 “占据”他们的国土!战后中国一定会谋求取消特殊利益。为了应对西方各国来自海上的威胁,他们一定会扩充海军,如果这个国家像日本一样扩充海上军备,那么未来25年,我们和中国必然会爆发战争!”
休斯之所以希望政府介入调解中日战争,就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日本和中国并不是同一重量级对手,一旦中国试图扩充海上军备,对美国威胁将远超日本,最好的办法仍然是 “平衡”让中日两国互相牵制。这时柯立芝不再保持沉默,相比休斯对中国的担忧,柯立芝更愿意视中国为伙伴,这和柯立芝担任麻萨诸塞州副州长时与中国人结下的 “友谊”不无关系,在竞选州长时柯立芝就曾得到唐人街华资大力赞助,现在只不过是略加回报。
“查尔斯您仍不够了解中国,这个东方国家是一个传统大陆国家,他们更倾向于陆地上的扩张,就像其在帝俄一样,视其为禁锢,绝不容许他国涉足,即便是帝俄在三年前将西伯利亚铁路售于美国铁路公司,以解决帝俄政府财政危机,但是西伯利亚铁路的对外出口却是从中国领土穿过,铁路末端的中东、阿穆尔以及乌苏里铁路却属于中国铁路公司,他们多次提高 “借境通行费”,现在买下西伯利亚铁路的哈里曼,正准备把其手中70%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