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汇合(3 / 3)
信中国人一定会主动撤退,但是柯达夫斯基并没有坚持,这场该死的战争或许是时候结束了。
祝镇军站在冰原上,马洛雨寸步不离的跟在背后,鼻子里喘着粗气,军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清晨四周一片寂静,望着白茫茫的寒冰,祝镇军心情沉重,一切都结束了,部队已经收到了撤退命令,就这么撤了,在牺牲无数人之后,牺牲在这里的兄弟们可以得到安慰吗?风卷着积雪,象条波浪原野上起伏。
走过一个个空无一人的阵地,走过光秃秃的胸墙,走过弹痕累累的废墟,走着走着,祝镇军走到一处防御阵地,阵地上可以看到仍然保持警惕的战士,似乎是在为下一次喀山攻坚战作准备,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由参谋部签发的撤退命令已经下达到前指,一旦铁道兵将破坏的铁路修通之后,就会撤离这个令他们魂牵梦萦的城市。战壕里的战士满面硝烟,双眼闪着复仇的光芒。
看到祝镇军后,一名值班中尉喊出 “立正”口令的,这名军官身材不高,态度从容,脸上却带者忧郁,值班中尉跨出战壕,微微挺起胸膛,举手回了一个军礼,似乎准备报告什么。祝镇军惊奇的打量着他,总算认出来了,上次见他时,他好象还是个代理连长,是一名少尉,随后由于军情危机,参谋部下令为喀山前线远征军官兵晋衔一级,他才成为中尉,当时收到晋级命令时,所有人都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前线集体晋衔意味着牺牲。
祝镇军用手势阻止了他的报告,继续仔细观察眼前的中尉,能活下来,都不容易!他眼中流露出忧郁的神色,嘴唇干裂,脸颊消瘦,鼻子尖尖的,防寒服上的纽扣掉了大半,下摆上粘满灰土,左手上裹着一层厚厚的绷带。
“不用报告了……我们以前见过,我记住了你们营长的姓名,但是把您给忘了……”57团三营代理营长中尉沈克强!”沈克强立正回答。 “你们原来的梁营……?”祝镇军话说了一半就打住了。 “报告长官!梁……梁营长他……阵亡了!”沈克强在回答时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三营完了,现在的三营只剩下二十多号兄弟。 “走了……走了也好!”尽管在心中已经知道答案,但猛地一听到,祝镇军仍然非常伤感,喃喃自语道。
“长官,我们什么时候再发起进攻?”沈克强眼中充满了期待,复仇!一定要复仇!三营不能就那么就完了,看着面前这名年青的准将,沈克强知道他和自己一样,在部队被包围时晋衔为准将,也许是边防军中最年青的准将吧!
“或许……谁知道,沈中尉,你们忙吧!”祝镇军局促的吱唔,此时祝镇军特别害怕看到战士期待的目光。他们希望再次发起进攻,为他们牺牲在这里的战友复仇,可…… “那个……沈中尉,派几个熟路的战士,搜索一下各地区临时安葬点,等……要把他们带回家,知道吗?”祝镇军走出数步之后,突然转身说道,把牺牲的将士带回家安葬是边防军的传统,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也绝不能抛弃他们的尸体,让他们魂归祖国。
“是!长官!” “营长,您看将军的表情好像有点不对头!”蛋子望着已经离开的将军轻声对营长说道,蛋子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个三十来岁的准少将。 “看他走路象瞎子似的……跌跌撞撞的。”
漫步在安卡拉庄园河畔的司马,并没有任何闲情逸致去欣赏这座漂亮庄园的冬日风光,尽管这个庄园在后世只有那些国家元首才有权在这里挥霍自己的假日,此时司马眉头紧皱,面色显得非常难看。
“现在只能如此,近卫军能投入战斗的不超过28万人,安娜,我也很想挥师西进,帮助你赢得这场战争,但是……”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司马解释道,撤退是即定政策,同样是摆脱俄罗斯困局所必须做的,尽管在内心深处,司马本人并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但只能如此,
“我们可以再征兵!”安娜固执的说道,尽管早先就有将军们提议撤军,在喀山损失惨重的近卫军已经无力再战了。尽管在说到征兵时,安娜口气非常坚定,但安娜同样明白,征兵的困难。一年多的内战,已经让俄罗斯流尽了血,甚至在伊尔库茨克街头都见不到太多的成年男人,长达近半年的喀山战役,近卫军投入近九十万军队,但是能活着回来的还不30万,其中还有大量伤员。
安娜看了一眼身边的男人,安娜知道现在这个男人承受的压力,驻华大使馆的电报中提到,国会中一些政党正在用俄罗斯战事对他施压,在他的祖国已经出现反对他的声音,这场战争 “很多”中国人并不愿意再打下去。
“我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