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后果(2 / 4)
……我去买两杯咖啡再买些吃的,指不定……” “来不及了!”未待魏良友把话说完,车队已经从国科委停车场开了出来,赵旬潜连忙开动汽车跟过去,赵旬潜有一种直觉只要跟着车队,一定能找到那个秘密。正如赵旬潜所料,这个车队的确能把他带到秘密所在,这个由面包车和箱式卡车组成的车队属于51区,每个月都会往返于基地与国科委之间,将成吨图纸以及技术资料交给国科委。
看着车外繁华城市朱大民的眼中并未流露出任何眷恋之色,作为51区押送分队队长,从进入51区起,朱大民多少明白或许自己下半生至少大半时间都将在处于绝密的51区度过。当车队驶过一个社区的时候朱大民不禁朝社区看了一眼,如铁板的脸上流露出难得的柔情,自己的家就在这里。 “爹,你在那个部队服役?你们的部队在前线吗?”想到儿子问自己时满眼期待的模样,朱大民眼中神色一黯,在其它部队同僚的子女都能向同学们炫耀着自己的父亲,但是自己的儿子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的父亲在什么地方服役。
51区是绝密之地,保密!是那里的唯一原则。自进入五十一区之后,朱大民曾见到太多同僚和士兵因为违反保密制度,而遭受惩戒,甚至有人被判入军事监狱服刑,在那里容不得任何泄秘以及任何好奇心,任何好奇心最终造成的结果都是毁灭性的。人只要好奇心一起,就会起窥探之心,最终的代价恐怕就是军事监狱某一处单独监室,要么就是某个鸟不啦屎的哨卡,总之基地有各种办法处理好奇心旺盛的官兵。
在车队驶出市区之后,脸上未带任何表情的驾驶员朝后视镜看了眼,那辆黑色轿车依然跟在车后。 “队长,后面有辆黑色轿车,从我们出国科委后就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朝后视镜看了看,朱大民拿起车上的对讲机,51区总有外界没有的装备,像这种黑色小型手持对讲机,在外界绝对看不到,只是在对讲机侧有个银色铝盒,铝盒是铝热剂制成,一旦发生意外朱大民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销毁对讲机和部分保密设备。
“峰鸟,有只黑猫,过去查看一下!” “嗯……”一辆墨绿色摩托车驶出公路叉道,带着750托车特别低沉的声音在公路上呼啸,墨绿色车上两名头戴头盔身着黑色防风皮衣的骑手架车高速从赵旬潜车旁驶过,车内面带兴奋的赵旬潜并没有注意到那辆摩托车在驶过后,在公路上如特技表演般利索的调头,追赶自己的目标。摩托车再次从赵旬潜车旁驶过时,赵旬潜和魏良友两人才看到与自己汽车保持均速的摩托车,车上两名戴黑色全封闭头盔的骑手,车骑手朝着汽车看了一眼。
“已经记录!”听着对讲机内传出的声音,朱大民看了下后视镜,峰鸟和轿车在同一线行驶。 “割了猫爪,割了!” “滋……”在摩托驶过的瞬间,赵旬潜只觉得车身一降,随即感觉方向不断向左打去,连忙踩下刹车,左车前胎爆了。下车后赵旬潜只能无奈的望着远去的车队,而魏良友则检查着轮胎,看到轮胎上钉着的东西,魏良友只觉得后背一凉,冷汗冒了出来,面色煞白的望着前辈。 “铁蒺藜!”两人看着轮胎上的物体不禁面面相觑,恐慌涌上心头。
实业路1号,在西北提到这个名词人们立刻会想到西北调查部,这座在实业路上毫不起眼的灰白色西式建筑,就是西北调查部总部所在地,西北调查部主要任务是在国外搜集他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反间谍活动。尽管西北调查部的行动不为外界所熟知,甚至还因为《顺天时报》那篇轰动全国的报道,调查部开展了所谓的 “阳光行动”,但仍不能改变调查部在人们心中特务机构的形象,因而这座五层的棱型西式建筑和他门前充满现代气息的 “百号广场”,在西北已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实业路1号,在西北象征着威权,一种表面上置于阳光之下的威权。
调查部三处,在调查部内部名称为 “西北内部安全处”,从其名称中即能看出其职能所在,负责西北内部安全事物,在联合议会成员省内行使反间谍以及相关的安全工作。
“西A2368,根据交通处登计资料显示,车主赵旬潜,现年27岁,河南郑州人,系《向导报》记者……”03会议室内,纪风指着照片对台下十余名行动特工介绍着目标人物的背景。三处接到部长办公室下达的直接命令,逮捕照片中两名目标人物,进行安全询问。
尽管从照片上看,照片是在汽车调整行驶方向时拍摄的,但上面两人拍得非常清楚,以至于让王鹏心生向那名偷拍者学习的念头,高速行进间偷拍还能拍得这么清楚,的确是门手艺,整个三处能做到这一点的不超过三人,而王鹏恰在其中。
“队长,行动授权是?”一名行动者举手问道。因为三处行动大都是在西北境内,行动受到些许限制,每一次行动都需要得到直接授权,这或许是自从《今日之东厂》报道出来之后,调查部最大的损失,而且现在议会中还有一些人叫嚷着要把调查部的行动置于议会监管下,那群人总是有事没事的指责调查部权力过大。 “三类安全行动!”纪风随口说道,三类安全行动是在法律框架内的直接公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