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给中国浇水(4 / 4)
练日?”这一幕让路人感觉迷茫,学校训练期刚结束,怎么又出操了? “打电话问问今天是不是学校训练日?”巡逻警察看着街道上排成方队的武装学生对同事说道。按照以往惯例,如果大学训练日出校到训练基地,都会在执勤前得到通知,今天并没通知。
嗵嗵的军靴声打破实业大道上的寂静,整齐划一的靴音由远及近,渐渐清晰可闻。即便平日从不曾违反交通规则的市民也纷纷挤在路边目送由远而近的方队,实业大道上已经太久没有响起军靴声,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好像是在为出征俄罗斯部队送行时。
“是西北大学学生军”眼尖的市民看到方队中校旗随即明白怎么回事,两个月前西北大学以及西北中学学生军离城训练亦曾是列队出征,尽管没走实业大道,但通过报纸报道大多数市民都曾有耳闻。市民看到学生军身后一群人,身穿各式各样便服未穿军装。这些人是西北大学旁听生,他们或许没有武器、也没有军装,但是同样不会坐视,他们高举手中用床单制成横幅,横幅大都是临时赶成,数量有限,同时不断挥手呼喊口号。
“皋城惨案,数万民众血成河;中央无能,暴师围城仅坐视。” “黎段下台!以谢国人!” “中央政府立即释放被扣押学生!” “边防公署出兵京城,重组中央。”听到口号市民们立即明白怎么回事,当人们听到口号中 “边防公署出兵京城,重组中央”时,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喜色,他们一直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西北是为了新生活,但他们更怀念故土,希望故乡亲人和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在自己家乡过上和西北一样的生活。
“向前……”在广场上随着学生军指挥官的喝声,全副武装的学生左臂叉腰左右对齐列队,微动的军靴踩踏广场石板发出嗵嗵靴声。随着一声令下,广场上一片寂静,再无任何声响,只有上万名学生的呼吸声,学生持枪而立,直视广场对面边防公署大楼,边防公署、联合议会均在这座大楼之中。
此时同时,听到消息的人们不断朝广场聚集,学生们的呼喊和行动憾动了每一个人,西北不愿意再沉默,兰州惨案震惊了西北的每一个人,西北每一个人都在反思西北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在等待联合议会的决定,但是现在等不及了,他们要和学生一起向议会和边防公署请愿,出兵关内,拯救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就可以过上富足祥和的生活。
“出兵!出兵!出兵!”广场上的人们发震耳欲聋的呼喊,所有人只有一个目的,要求西北出兵,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就在广场上人群陷入狂热的时候,另一支庞大队伍踏着整齐的脚步赶过来,来者是一群穿军装的少年,肩头扛的体育步枪,西北三所最大学校,西北大学、西北中学、雏鹰营学生都全副武装的聚集到西北广场,整个西北都被惊动了。
坐在主席台上的吕复看着陷入争吵的议员,同时朝端坐在旁听席上罗臣伯等三校学生代表看了一眼心中叹口气,学生用激进行动逼迫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京城学案,先前学生递交的请愿书,在议员中引起轩然大波。通电要求大总统、总理辞职,同时出兵京城,这些要求,根本就是让西北发动内战,而内战正是西北一直尽可能回避的,激进学生总会做出出人意料之事,就像京城刺满风波,现在又把矛头对准中央政府。见议会内争吵越发激烈,吕复敲敲手上木锤示意肃静。
“罗臣伯同学你可以发言了”听到议长批准自己发言,罗臣伯离开旁听席走上发言台,罗臣伯发现自己的呼吸越发急促,短短几十多米,就像数千公里一般慢长,终于走上发言台,他环视眼前议员。
“兰州屠城,举世震惊,万民悲愤,请问诸位议员先生在做些什么?你们仍然在调查,仍然在讨论,十六天了,你们讨论了整整十六天,善后、赈济、救助,这就是诸位议员先生在这里讨论的内容,你们没有考虑为什么兰州惨案会发生?没有考虑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惨案,让我来告诉你们,只要北方政府的老爷们、国内诸省军阀们仍然控制着这个国家,以后会有无数个兰州惨案发生,京城学生要求大总统、总理辞职以负其责,但是结果呢?
他们被殴打、代表被拘禁,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现在每一人都知道,对话已经失去了意义,我们带着一颗爱国之心来到这里,我们不是来乞求你们通过我们递交的决案,而是来告诉你们,我们不会再等待,无论在我发言之后,你们是否能给出答案,我们都会向京城进军。” “轰!”罗臣伯的话就像惊雷在议会中炸响,基石议会厅内的议员们张大嘴愣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