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果断之事(3 / 5)
悔改,进尔重兵围城。破城后更对民众尽屠之……
本月以来,迭据士民奔走相告。导河一带向为彼族根据之地,上下五堡,皆有应门之募,丁壮络绎,日日不绝于道,居民惊惶,妇孺转徙……彼族握政,吾无将无噍类,大祸即在目前。夫以左文襄公(左宗棠)之雄略,挟其戡乱余威,经营有年,仅能幸免,无事苟且相安,共和以来,有拟以回制汉,兵权滥假,遂令八镇中回族已占其四,且各挟其诛,求无厌之野心,对上收赋税,敲剥掠夺,惨不忍闻,每岁卖儿鬻子以供苛敛者,不下数千家,此皆事实,无可讳言。……现闻西军屠兰,甘省军民无不愤然……
如若不行国断之事,在甘汉族永无复有立足之地,而陇上数百万余无告之民,将听若辈束缚宰割。……洪涛行此等果断之事,实为陇上数百万汉民谋得生权,而不得已为之,但甘肃汉军皆洪涛之令行事,军法严酷兵卒不敢违之,洪涛自知罪孽深重,愿自缚以上军庭,以正军法国律。”
几十分钟后陆洪涛请罪电报摆在司马面前,仔细看了几眼电报,司马面无表情的将电报放在金属盘点火烧为灰烬,随后把灰烬倒入一旁的垃圾桶内,似乎从来没看到电报一般。
站在一旁的杨永泰显然没想到主任竟会这么做,这封等于证据的电报被销毁,陆洪涛在河州所做一切都会和西北撇不开关系,现在西北上下正在为另一个大计划做准备,万一……。 “主任,这……”
司马严厉的瞪了一眼杨永泰, “畅卿,振武军统领陆洪涛发电,攻克河州后,于河州发现万人坑,西军暴戾可见一斑,当年白彦虎起兵灭汉杀尽妻儿老少,今日马安良起兵竟行当年白彦虎之事,杀尽官兵妻儿老少,以绝后路,其禽兽之心可见一斑,只恨此等之人竟留至今日,扣以官兵之名达数十年。”主任眼中冷意让杨永泰心头一颤,随即明白,作为边防公署秘书长,杨永泰知道自己的责任,既然主任敲定一切,自己的责任就是进一步完善。
“主任,我们是否需要去电陆统领,现在卫生署正抽调力量前往兰州处理死难平民,并无多余力量投入河州,而且河州多为腐尸,虽说现已晚秋,但天气仍然燥热,为避尸毒伤及无辜民众,是否应用火油焚烧腐尸,然后集中安葬,以免尸毒伤及无辜。另将西军暴行尽传河州,还有命令查找目击证人,联合议会需要就河州惨案召开听证会,毕竟此等暴行几不亚于兰州惨案。”司马对侃侃而谈的杨永泰满意地点点头。
“照你说的办吧!告诉张默,我要全世界眼睛盯在兰州,至于河州最好选择遗忘。”在西北这间办公室中,随着两人间的谈话,所有一切划上一个句号,发生在河州那个小地方的 “小事件”注定会被遗忘。
当飞艇飞抵兰州城上空时,飞艇内几十名记者隔飞艇窗面带悲色的望着在黑暗中仍然闪烁火光的兰州城,所有人说不出话来,一些女记者想象兰州城内惨状,只知道抱头无言哭泣。像过去一样,当兰州战事稍定之后,舆论咨询委员便通知驻西北各报社国内外记者,可随卫生署防疫人员一同抵达兰州。
当飞艇稳稳悬停在兰州城上空,伤心过后的记者,明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将伤心深深埋藏在心里,纷纷隔着舷窗用相机、摄影机从空中俯拍这座满目创夷的城市,甘肃省省会,中国西部最大城市,一个不断闪烁火光的城市。
一个多小时,待另外几艘飞艇防疫人员带着器材下艇后,记者们搭乘的飞艇在涵道式发动机作用下,稳稳降落在黄河边开辟的降落场上。艇上记者默默清理携带的器材。上飞艇之前,各家报社就告诉记者,至少要带上多部相机和成箱胶卷,对他们也只有一个要求,把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告诉国人,告诉世界在兰州发生了什么。
当记者们下艇时,天色已经接近拂晓。一下飞艇,记者们看到表情沉重的边防军士兵,脸上带着悲意,根本看不到一丝胜利者的笑容。这时走过来两名军官是司令部派出的新闻联络官员,在他们身后跟着一个浑身沾满血污的军官,那名挂少校军衔的军官打量一下眼前的记者。
“我派了一个排保护你们安全,不要离开他们保护,城里还有残匪尚未肃清”然后浑身血污的军官一言未发就要离开。 “长官,请问兰州有多少百姓弥难,还有……”一个记者连忙跑上去就要采访,结果被那名军官狠狠瞪了一眼。 “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
“上帝!这……这里是地狱!”还未进入城内,一个外国记者便被眼前一切惊呆了,遍地尸体,男人、女人、老人、少年、最为恐怖的是在尸堆间竟然还有婴儿,街道两边到处是抱着尸体嚎哭的民众。所有记者纷纷强忍内心的恐惧和悲痛用相机、摄影机记录下城内的一切。街道上被各种燃烧后的气味充斥,其中掺杂尸体被烧焦的恶臭,让人翻胃的气息,死亡的气息,以至一些记者当场就吐出来。记者们连忙取出部队为他们准备的口罩,即便如此都无法掩饰空气中烧焦尸体的恶臭和怪异的肉香。 “噗!”走在街道上洼处的记者们发现自己鞋子被血漫过,行走在尸海中的记者感觉头晕目眩,整个城市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