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4 / 4)
,中国一定会陷入大规模的内战之中,但是结果却出乎朱尔典的意料,内战不仅没有爆发,甚至于连府院冲突、南北对峙都在西北的调和下慢慢趋于缓和,现在中国已经看不到内战的阴云。
“谁能想到,大英帝国会需要中国的帮助呢?”看着车外有些熟悉但更让人觉得陌生的西北,朱尔典不禁感慨万千,这一次来西北是为了请求西北帮忙的。 “司马主任,现在突厥斯坦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每个月都有数十万粮食、棉花、稀有矿物源源不断的经里海转由高加索、黑海被输入到德国和他的盟国,这些物资缓解了德国国内的粮食危机,有了这些物资德国还可以继续战斗下去。
我们试图通过谈判让突厥斯坦土著人拒绝与德国之间的贸易但是被他们拒绝了,而我们在波斯的军事行动同样宣告失败,现在突厥斯坦特使在德国受到德国政府的追捧,德国正在尽一切努力鼓动其加入同盟国,成为同盟国的一员。在突厥斯坦,数千名德国顾问正在帮助他们训练军队、修建铁路、建立军工厂,根据情报显示,突厥斯坦对贵国新疆可谓是跃跃欲试,一旦其解除了北方以及南方的威胁,很有可能会入侵贵国的新疆地区。”
在说话的时候朱尔典仔细观察眼前的这个年青人,让朱尔典失望的是司马对于这些并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于对自己提到自由军团会威胁新疆同样不感兴趣。 “朱尔典公使,现在突厥斯坦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加入同盟国?至少就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渺茫。至于新疆,边防军在新疆有三个师,如果可以的话,我们随时可以向新疆派出十个师、二十个师,甚至更多部队,我们有能力和信心击败任何企图入侵我国的侵略者。当然我们非常感谢贵国的情报通告,对此我们非常感激。”
尽管清楚朱尔典此行的目的,但是司马仍然用官方式的态度回答了朱尔典。朱尔典来西北之前,接到英国政府希望身为协约国成员国的中国履行义务,派出军队进攻突厥斯坦。朱尔典曾经向北方政府提出交涉,结果可想而知。段祺瑞根本不可能答应派出自己宝贵的模范师到数千公里外的突厥斯坦打仗,于是以 “新疆系属西北边防公署辖属,中央不易介入”为由,把一切推到西北身上。
尽管英国人给出的条件是中国可以收回新疆在清代被占领的失地。对一副没有任何兴趣的司马,朱尔典未做犹豫抛出英国政府同意的方案,朱尔典相信对于历史荣誉偏爱到极点的年青人,绝对没有拒绝它的理由。
“司马主任,我们相信英勇的西北边防军一定可以击败残暴的自由军团,对此我们从不怀疑,也正是因为对于边防军的信任,我国政府才会希望贵军在适当的时机进军突厥斯坦,切断德国人的物资来源,尽早结束战争。我不知道司马主任是否还记得一个事实,就是在历史上突厥斯坦曾经属于你们,甚至早在一千多年前,那里就是你们的。嗯!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就是管辖的那片区域,不知道司马主任是否对重置安西都护府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