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山西变(3 / 4)
万千瓦发电厂,今天是电厂剪彩运行的日子。在距离太原城北20公里处汾河边的太原电力公司发电厂,记者们则用相机、纸笔记录眼前的盛事,太原电力公司大电厂投入使用,将会缓解太原实业发展电力不足的瓶颈,从此太原和山西实业也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年过六十身穿马褂的刘笃敬面带笑容不停的和来贺的政商嘉宾拱手客套,随后在十几名知交好友邀和下进入电厂办公室。 “缉臣兄,省议会已经有六十名正式议员、九十二名候补议员同意山西参加西北联合议会,并在提案中签名,这份提案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只要您一签字,这事自然水道渠成。”高洪目光期待的看着眼前的刘笃敬,同时把一份提案推到刘笃敬面前。高洪手中的提案已经取得大多数省议会议员的同意,现在只要刘笃敬签上名,这份提案便可以呈交西北联合议会以及国会,到时身为督军的阎百川挡都挡不住。
“容斋,此事是不是暂时先缓一缓,西北那边是什么意思,到现在咱们也没得到准信,要是万一咱们这边动起来,西北那边若是不愿意,咱们到时该怎么办?”对于山西加入联合议会之事,刘笃敬个人举双手赞成,但是想到西北联合议会原晋籍议员和主管官员们模棱两可的回应,家大业大的刘笃敬不得不犹豫再三,毕竟事败山西将再无容他刘辑臣之地,在刘笃敬看来,西北之所以接纳黑龙江、新疆、蒙古六区,根本原因是为了巩固边防。
“缉臣兄,晋省加入联合议会,一可促晋省经济发展,二民众可免杂税、杂捐,三可享教育、医疗之权,我等百二人蒙千百余晋省父老信任选为晋省议员,自应为晋省民众福祉着想,岂为一已之虑,弃民众福祉于不顾!”作为山西省议会副议长的高洪一直竭力促成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相比于大多数议员目的是为了换得西北银行构地套现投资实业而言,高洪目的非常简单,为了晋省民众的福祉。
如果说私心就是将山西省议会变成像西北议会一样,可以依法行使权责,在兴利除弊、弹劾贪官污吏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只是一个摆设。自共和四年阎锡山奉袁世凯之命,将省议会武力解散,在袁死后,山西省议会于五年复会。但是复会后,因阎百川欲贿赂议员选其岳叔丈徐一清为国会参议员,因事情败露未达目的,干脆置省议会于不顾,对省议会的议案移文概不执行,应提交省议会审议的议案也不提交,一切独断专行,省议会落得形同虚设。
在这种情势之下,高洪身为议会副议长而无所作为,思想上极端苦闷,曾给友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相赠: “尊前时复中清圣,灯下还能读汉书。”这副联语,是他个人心迹的表述,也是山西政局的写照。现在西北让高洪看到一线希望,尤其是西北推行联合议会后,让高洪看到山西纳入西北管辖区域的可能,尽管西北一直没能给出准确的答复,不过看到希望就要努力,在诱之以利的鼓动劝解下,高洪成功取得大多数议员的同意,在高洪看来西北只需要一个合适顺应民意的理由。
“诸位,容我再考虑考虑,再考虑考虑!”看着目光中带着期待之色的朋友、知交,刘笃敬仍然面带犹豫为难之色应道,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并入西北带来的好处刘笃敬当然明白,但是好处和其所担负的风险是相等的。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敲开了,进来的是电力公司经理刘继臣。
“董事长,阎督军座车再有十分钟就到电厂了!” “诸位,不若我们先去迎接阎督军吧!千万别失了礼数!”被刘继臣解围的刘笃敬连忙站起身来说道,随后作势朝会议室外走去,这件事刘笃敬还需要好好斟酌一二。高洪等人见有外人在场,也只得就此作罢。随即众人仍然像之前一样说笑着朝会议室外走去以迎接那位阎百川,似乎之前他们的谈话根本就不存在一般。在临出门地时候,高洪朝身边太原铁厂经理梁勋看了一眼,轻叹了口气,而梁勋则意味深长的回了高洪一个微笑,接着和众人一样若无其事的到厂外迎接阎督军的到来。
“告诉太原再加把劲,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山西这个熟透的桃子是时候摘下来了,等主任休假回来,咱们调查部要给主任一个惊喜。”看到来自太原的报告石磊向三处处长王以林交待道。作为调查部主管,石磊当然知道山西对于西北的重要性,山西是西北的煤仓、铝库,离开山西的煤矿、铝矿,西北的煤化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都会陷入瘫痪,把西北的命脉放到其它人手中,显然需要承担额外风险。自从西北与保晋公司合办煤矿以来,西北在山西累计直接投资超过七千万元,开发三十余处煤、铁、铝矿,同时还向山西境内超过六千家企业提供了两千余万贷款,包括山西修建同蒲铁路的资金同样大部来自西储银行贷款。
无论是为了商业或是为了安全,山西都必须要纳入西北的安全范围,这一点在西北政经界早都达成共识。半年来,调查部一直在山西策划,主任不愿意擅挑内战,但是石磊知道主任绝不介意扩大地盘,作为下属石磊必须为主任解决这些问题。 “是,老板!”王以林当然知道必要的行动是什么,调查部的信条从来都是没有机会,就自